贮石灰
拼音
zhù shí huī
解释
这一句出自于“”、“”中的《》
全诗原文
安巴坚询希崇, 乃知其儒人也,因授元帅府判官,后迁卢龙军行军司马,继改蕃汉都提举使。天成 初,契丹平州节度使卢文进南归,契丹以希崇继其任,遣腹心总边骑三百以监之。 希崇莅事数岁,契丹主渐加宠信。一日,登郡楼私自计曰“昔班仲升西戍,不敢 擅还,以承诏故也。我今入关,断在胸臆,何恬安于不测之地而自滞耶”乃召汉 人部曲之翘楚者,谓曰“我陷身此地,饮酪被毛,生不见其所亲,死为穷荒之鬼, 南望山川,度日如岁,尔辈得无思乡者乎”部曲皆泣下沾衣,且曰“明公欲全 部曲南去,善则善矣,如敌众何”《欧阳史》作“麾下皆言兵多不可俱亡,因劝 希崇独去”希崇曰“俟明日首领至牙帐,则先擒之,契丹无统领,其党必散。 且平州去王帐千余里,待报至征兵,逾旬方及此,则我等已入汉界深矣,何用以众 少为病”众大喜。是日,希崇于郡斋之侧,坎隙地,贮石灰。明旦,首领与群从 至,希崇饮以醇酎数钟,既醉,悉投于灰阱中毙焉。其徒营于北郭,遣人攻之,皆 溃围奔去,希崇遂以管内生口二万余南归。唐明宗嘉之,授汝州防御使。希崇既之 任,遣人迎母赴郡。母及境,希崇亲肩板舆行三十里,观者无不称叹。历二年,迁 灵州两使留后。先是,灵州戍兵岁运粮经五百里,有剽攘之患。希崇乃告谕边士, 广务屯田,岁余,军食大济。玺书褒之,因正授旄节。清泰中,希崇厌其杂俗,频 表请觐,诏许之。至阙未久,朝廷以安边有闻,议内地处之,改邠州节度使。及高 祖入洛,与契丹方有要盟,虑为其所取,乃复除灵武。希崇叹曰“我应老于边城, 赋分无所逃也”因郁郁不得志,久而成疾,卒于任,时年五十二。希崇自小校累 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三历方面,封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户,赐靖边奉国 忠义功臣,亦人生之荣盛者也。《欧阳史》:赠太师。希崇素朴厚,尤嗜书,莅事之余,手不释卷。不好酒乐,不蓄姬仆。祁寒盛暑, 必俨具衣冠,厮养之辈,未尝闻亵慢之言。事母至谨,每食必侍立,俟盥漱毕方退, 物议高之。性虽仁恕,或遇奸恶,则嫉之若仇。在邠州日,有民与郭氏为义子,自 孩提以至成人,因愎戾不受训,遣之。郭氏夫妇相次俱死。郭氏有嫡子,已长,时 郭氏诸亲与义子相约,云是亲子,欲分其财物,助而讼之,前后数政不能理,遂成 疑狱。希崇览其诉,判云“父在已离,母死不至。正称假子,孤二十年抚养之恩; 傥曰亲兒,犯三千条悖逆之罪。颇为伤害名教,安敢理认田园!其生涯并付亲子, 所讼人与朋奸者,委法官以律定刑” 全诗翻译
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