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既盛
拼音
chūn qiū jì shèng
解释
这一句出自于“”、“”中的《》
全诗原文
豫三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开府仪 同三司、假节。亮固让开府,乃迁镇武昌。时王导辅政,主幼时艰,务存大纲,不拘细目,委任赵胤、贾宁等诸将,并不 奉法,大臣患之。陶侃尝欲起兵废导,而郗鉴不从,乃止。至是,亮又欲率众黜导, 又以谘鉴,而鉴又不许。亮与鉴笺曰:昔于芜湖反覆谓彼罪虽重,而时弊国危,且令方岳道胜,亦足有所镇压,故共 隐忍,解释陶公。自兹迄今,曾无悛改。主上自八九岁以及成人,入则在宫入之手,出则唯武官小人,读书无从受音句, 顾问未尝遇君子。侍臣虽非俊士,皆时之良也,知今古顾问,岂与殿中将军、司马 督同年而语哉!不云当高选侍臣,而云高选将军、司马督,岂合贾生愿人主之美, 习以成德之意乎!秦政欲愚其黔首,天下犹知不可,况乃欲愚其主哉!主之少也, 不登进贤哲以辅导圣躬。春秋既盛,宜复子明辟。不稽首归政,甫居师傅之尊;成 人之主,方受师臣之悖。主上知君臣之道不可以然,而不得不行殊礼之事。万乘之 君,寄坐上九,亢龙之爻,有位无人。挟震主之威以临制百官,百官莫之敢忤。是 先帝无顾命之臣,势屈于骄奸而遵养之也。赵贾之徒有无君之心,是而可忍,孰不 可忍!且往日之事,含容隐忍,谓其罪可宥,良以时弊国危,兵甲不可屡动,又冀其 当谢往衅,惧而修己。如顷日之纵,是上无所忌,下无所惮,谓多养无赖足以维持 天下。公与下官并蒙先朝厚顾,荷托付之重,大奸不扫,何以见先帝于地下!愿公 深惟安国家、固社稷之远算,次计公之与下官负荷轻重,量其所宜。鉴又不许,故其事得息。时石勒新死,亮有开复中原之谋,乃解豫州授辅国将军毛宝,使与西阳太守樊 峻精兵一万,俱戍邾城。又以陶称为南中郎将、江夏相,率部曲五千人入沔中。亮 弟翼为南蛮校尉、南郡太守,镇江陵。以武昌太守陈嚣为辅国将军、梁州刺史,趣 子午。又遣偏军伐蜀,至江阳,执伪荆州刺史李闳、巴郡太守黄植,送于京都。亮 当率大众十万,据石城,为诸军声援,乃上疏曰“蜀胡二寇凶虐滋甚,内相诛锄, 众叛亲离。蜀甚弱而胡尚强,并佃并守,修进取之备。襄阳北接宛许,南阻汉水, 其险足固,其土足食。臣宜移镇襄阳之石城下,并遣诸军罗布江沔。比及数年,戎 士习练,乘衅齐进,以临河洛。大势一举,众知存亡,开反善之路,宥逼协之罪, 因天时,顺人情,诛逋逆,雪大耻,实圣朝之所先务也。愿陛下许其所陈,济其此 举。淮泗寿阳所宜进据,臣辄简练部分。乞槐棘参议,以定经略”帝下其议。时 王导与亮意同,郗鉴议以资用未备,不可大举。亮又上疏,便欲迁镇。 全诗翻译
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