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何所求哉
拼音
fù hé suǒ qiú zāi
解释
这一句出自于“”、“”中的《》
全诗原文
二州危惧,陇右懔懔,几非国家之有也。先帝 以为深忧重虑,思惟可以安边杀敌莫贤于艾,故授之以兵马,解狄道之围。围解, 留屯上邽。承官军大败之后,士卒破胆,将吏无气,仓库空虚,器械殚尽。艾欲积 谷强兵,以待有事。是岁少雨,又为区种之法,手执耒耜,率先将士,所统万数, 而身不离仆虏之劳,亲执士卒之役。故落门、段谷之战,能以少击多,摧破强贼, 斩首万计。遂委艾以庙胜成图,指授长策。艾受命忘身,龙骧麟振,前无坚敌。蜀 地阻险,山高谷深,而艾步乘不满二万,束马悬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将士乘 势,故能使刘禅震怖,君臣面缚。军不逾时,而巴、蜀荡定,此艾固足以彰先帝之 善任矣。艾功名已成,亦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七十老公,复何所求哉!艾以禅初降, 远郡未附,矫令承制,权安社稷。虽违常科,有合古义,原心定罪,事可详论。故 镇西将军钟会,有吞天下之心,恐艾威名,知必不同,因其疑似,构成其事。艾被 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诚自知奉见先帝,必无当死之理也。会受 诛之后,艾参佐官属、部曲将吏,愚戆相聚,自共追艾,破坏槛车,解其囚执。艾 在困地,是以狼狈失据。夫反非小事,若怀恶心,即当谋及豪杰,然后乃能兴动大 众,不闻艾有腹心一人。临死口无恶言,独受腹背之诛,岂不哀哉!故见之者垂涕, 闻之者叹息。此贾谊所以慷慨于汉文,天下之事可为痛哭者,良有以也。陛下龙兴,阐弘大度,受诛之家,不拘叙用,听艾立后,祭祀不绝。昔秦人怜 白起之无罪,吴人伤子胥之冤酷,皆为之立祠。天下之人为艾悼心痛恨,亦由是也。 谓可听艾门生故吏收艾尸柩,归葬旧墓,还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继封其后,使艾 阖棺定谥,死无所恨。赦冤魂于黄泉,收信义于后世,则天下徇名之士,思立功之 臣,必投汤火,乐为陛下死矣!帝省表,甚嘉其意。灼后复陈时宜曰:臣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五里之郭,圜围而攻之,有不 克者,此天时不如地利。城非不高,池非不深,谷非不多,兵非不利,委而去之, 此地利不如人和。然古之王者,非不先推恩德,结固人心。人心苟和,虽三里之城, 五里之郭,不可攻也。人心不和,虽金城汤池,不能守也。臣推此以广其义,舜弹 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而天下自理,由尧人可比屋而封也。曩者多难,奸雄 屡起, 全诗翻译
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