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其靴
拼音
qǔ qí xuē
解释
这一句出自于“”、“”中的《》
全诗原文
翰见秋风起,思吴江莼羹鲈脍,叹曰“人生贵适意,安能羁官数千里”遂命驾而归。 二疏归老汉疏广为太傅,兄子受为少傅。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岂若告老,以归骸骨”即日辞官,上许之。故人设饯东门,观者皆曰“贤者二大夫” 幞被而出晋魏舒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我即其人也”幞被而出。同僚素无清问者咸有愧色。 弃荏席霉晋文公弃荏席,霉黑。舅犯辞归,言文公弃其卧席之霉黑。舅犯以其弃旧恋新,故辞归。 乞骸骨汉宣帝朝,丞相韦贤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安车驷马,罢就第。丞相政仕自贤始。 甘棠《诗经》“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召伯巡行南阳,听政于甘棠。后人思其恩泽,故戒勿剪伐。 生祠汉于公决狱,平民立祠生祀之。生祀始此。 脱靴唐崔戎自刺史迁官,民拥留抱持,取其靴。今之脱靴始此。 桐乡前汉朱邑为桐乡令,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后,吏民必葬我于桐乡。后世子孙奉我,或不如桐乡百姓” 野哭子产相郑。及卒,国人哭于巷,农夫哭于野,商人罢市而哀,流涕三月,不闻琴瑟之声。 堕泪碑晋羊祜以清德闻。及死,南州为之罢市,巷哭者声相接,葬于岘山。百姓望其碑者。辄流泪,谓之堕泪碑。 童不歌谣秦五大夫百里奚卒,秦人巷哭,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 下马陵董仲舒墓在长安,人思其德,过者下马,人谓之下马陵。后世误称虾蟆陵。 扳辕卧辙汉侯霸为临淮太守,被召,百姓扳辕卧辙,愿留期年,奔送百里。 截镫留鞭唐姚崇受代日,民吏泣拥马首,截镫留鞭,止其不去。 众庶从居魏德梁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转馆陶长,既至,老幼如见父母。二县父老争请留之,郡不能决。会使者至,乃断从贵乡。馆陶众庶从而居者数百家。 与侯同久柳不华武冈路总管,守境卫民几二十年,民歌之曰“前有公绰,武冈父母。今之郡侯,无乃其后。足我衣食,安我田亩。我子我孙,与侯同久” 不犯遗钱郑棨庐州刺史。黄巢掠淮南,棨移檄请无犯州境,巢为敛兵,州独完。秩满去,遗钱千缗,藏州库。后他盗至,曰“郑使君钱”不敢犯。 天赐策何比干,字少卿,汝阴人,汉武帝朝廷尉。时张汤持法严,而比干务平恕,所全活者数千人,淮南号曰“何公。忽有老妪造门曰“先世有阴德及公之身,又治狱多平反。今天赐策,以广公后”因出怀中策九百九十枚,曰“子孙佩印符者如此算” 再任陶侃再为荆州,黄霸再为颖州,郭伋再为并州,陈蕃再为乐安,寇恂再为河南,耿纯再为东郡。 全诗翻译
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