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二州平
拼音
huá èr zhōu píng
解释
这一句出自于“”、“”中的《》
全诗原文
全诲等属垣闻之,尝于昭宗前祈哀自诉。 自是昭宗敕允,每有密奏,令进囊封。全诲等乃访京城美妇人十数以进,使求宫中 阴事,昭宗不悟,允谋渐泄。中官视允皆裂,以重赂甘言诱籓臣以为城社,时因燕 聚,则相向流涕。时允掌三司货泉,全诲等教禁兵伺允出,聚而呼噪,诉以冬衣减 损,又于昭宗前诉之;昭宗不得已,罢允知政事。允怒,急召帝请以兵入辅,故有 是行。戊申,行次河中。同州留后司马鄴,华之幕吏也,举郡来降。辛亥,驻军于 渭滨,华帅韩建遣使奉笺纳款,又以银三万两助军。是日,行次零口。癸丑,闻长 安乱,昭宗为阉官韩全诲等劫迁,西幸凤翔,盖避帝之兵锋也。翼日,遂命旋师, 夕次于赤水。乙卯,大军集于华州城下,韩建惶骇失措,即以城降。丙辰,帝表建 权知忠武军事,促令赴任。同、华二州平。是时,唐太子太师卢知猷等二百六十三 人列状请帝速请迎奉。己未,遂帅诸军发自赤水。壬戌,次于咸阳。侦者云“天 子昨暮至岐山,旦日宋文通扈跸入其闉矣”是时,岐人遣大将符道昭领兵万人屯 于武功以拒帝,帝遣康怀英败之,掳甲士六千余众。乙丑,次于岐山,文通遣使奉 书自陈其失,请帝入觐。丙辰,及岐闉,文通渝约,闭壁不获通,复次于岐山。是 时,昭宗累遣使赍硃书御札赐帝,遣帝收军还本道。帝诊之曰“此必文通、全诲 之谋也”皆不奉诏。癸酉,飞章奉辞,且移军北伐。乙亥,至邠州,节度使李继 徽举城降。继徽因请去文通所赐李姓,复本宗杨氏,又请纳其帑以为质,帝皆从之, 仍易其名曰崇本。邠州平。己丑,唐丞相崔允、京兆尹郑元规至华州,以速迎奉为 请,许之。二年正月,帝复次于武功,岐人坚壁不下,乃回军于河中。二月,闻晋军大举 南下,声言来援凤翔,帝遣硃友宁帅师会晋州刺史氏叔琮以御之,帝以大军继其后。 三月,友宁、叔琮与晋军战于晋州之北,大败之,生擒克用男廷鸾。帝喜,谓左右 曰“此岐人之所恃也,今既如此,岐之变不久矣”四月,岐人遣符道昭领大军 屯于虢县,康怀英帅骁骑败之。丁酉,唐丞相崔允自华来谒帝,屡述艰运危急,事 不可缓;又虑群阉拥昭宗幸蜀,且告帝,帝为动容。允将辞,启宴于府署,帝举酒, 允情激于哀,因自持乐板,声曲以侑酒。帝甚悦,座中以良马珍玩之物赉,既行, 命诸将缮戎具。五月丁巳,帝复西征。六月丁丑,次于虢县。癸未,与岐军大战,自辰至午, 杀万余众,擒其将校数百人,乘胜遂逼其垒。七月丙午,岐军复出求战,帝军不利。 是月, 全诗翻译
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