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为丸
拼音
yì kě wèi wán
解释
这一句出自于“”、“”中的《》
全诗原文
以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覆汗出愈。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 治黄胆方∶瓜蒂 秫米 赤小豆(各二七枚)上三味治,下筛,病重者取如大豆二枚,纳注鼻孔中痛缩鼻,须臾当出黄汁或从口中出汁升余则愈。病轻者如一豆,不瘥,间日复用。又下里间,以筒使人极吹鼻中,无不死,大慎之。(《删繁》疗天行毒热通贯脏腑沉伏骨髓之间,或为黄胆、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马黄等病,喘息须臾不绝。) 大黄丸 治同前。大黄 葶苈子(各二两)上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未食每服十丸,日三,病瘥止。 又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三两) 黄柏 黄芩(各一两) 曲衣(五合)上五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不知加至五丸。 茵陈汤 治黄胆身体面目尽黄方。茵陈 黄连(各三两) 黄芩(二两) 大黄 甘草 人参(各一两) 栀子(二七枚)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亦治酒疸、酒癖。 三黄散 治同前。大黄 黄连 黄芩(各四两)上三味治,下筛,先食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为丸。 五苓散 治黄胆利小便方。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桂心(各三十铢)上五味,捣筛为散,渴时水服方寸匕,极饮水即利小便,及汗出愈(此方与第九卷方相同 秦椒散 治黄胆饮少溺多方。秦椒(六铢) 瓜蒂(半两)上二味治下筛,水服方寸匕,日三。 小半夏汤 治黄胆小便色不异,欲自利腹满而喘者,不可除热,热除必哕方。半夏 生姜(各半斤)上二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再服。有人常积气结而死,其心上暖,以此汤少许汁入口遂活。 治黄胆方∶取生小麦苗捣绞取汁,饮六七合,昼夜三四饮,三四日便愈。无小麦, 麦亦得用之。 治黄胆变成黑疸,医所不能治者方∶土瓜根捣汁一小升,顿服,日一,平旦服至食时,病从小便出,先须量病患气力,不得多服,力衰则起不得。治发黄身面目悉黄如金色,小便如浓煮柏汁,众医不能疗者方∶茵陈 栀子(各二两) 黄芩 大黄 柴胡 升麻(各三两) 龙胆(二两)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若身体羸去大黄加栀子仁五六两,生地黄一升。(《延年秘录》无茵陈,有栀子四两、栝蒌三两、芒硝二两,《近效方》加枳实二两。)夫黄发已久变作桃皮色,心下有坚,呕逆不下饮食,小便极赤少,四肢逆冷,脉深沉极微细迟者,不宜服此方,得下必变 也。宜与大茵陈汤除大黄,加生地黄五两,服尽汤,消息看脉小浮出形小见,不甚沉微,便可治也。脉浮见者,黄当明,不复作桃皮色,心下自宽也。 大茵陈汤 治内实热盛发黄,黄如金色,脉浮大滑实紧数者。夫发黄多是酒客劳热,食少胃中热,或温毒内热者,故黄如金色方。茵陈 黄柏(各一两半) 大黄 白术(各三两) 黄芩 甘草 茯苓 栝蒌根 前胡 枳实(各一两) 栀子(二十枚)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快下,消息三四日,更治之。 苦参散 治人无渐忽然振寒发黄,皮肤黄曲尘出,小便赤少,大便时闭,气力无异,饮食不妨,已服诸汤散余热不除,久黄者宜吐下方。苦参 黄连 瓜蒂 黄柏 大黄(各一两) 葶苈(二两)上六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当大吐,吐者日一服,不吐日再,亦得下服,五日知可消息,不觉退更服之,小折便消息之。 治发黄方∶茵陈 黄柏 栀子 大黄(各三两) 黄连(二两)上五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先服汤后服丸。 全诗翻译
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