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而定之类
拼音
yī zhàn ér dìng zhī lèi
解释
这一句出自于“”、“”中的《》
全诗原文
斯胜矣。故拔敌之城而非攻也,致敌之降而非围也,寝于庙堂之上而非战也,散于原野之间而非守御也。如不得已而必至于用兵,则不多旅,不久师,不暴卒,不角力,惟谋以为之本。则吾民之病,其少瘳乎。[批评]“五者,兵事之常。谋能因敌制变而胜,亦神矣哉![原注]必胜,胜敌也。术,法之巧也。不败,己不败也。道,即理也。此在己者,故曰有。时遇暴乱,安得不战?敌备已周,安能败之?此在人者,故曰无。是以兵虽有攻围战守御之五事,惟能因敌以制变,胜自不资于此,乃圣王之本心也。若至于不得已而用兵,犹不专恃夫兵,以谋为之本。此所以救民于水火,而不流于前之五害也“不多旅”四句,如文王伐崇,退修文教,因垒而降;武王伐纣,虎贲三千,一战而定之类。病,犹害也。瘳,愈也。10、夫兵,莫大于握其枢。兵之枢,名义而已。我执其名而加敌以恶名,我仗其义而加敌以不义,则三军之出,烈烈炎炎,上洞于天,下彻于泉,中横乎四表,旌之所麾,士气奋而敌威摧矣。[批评]谋先名与义,何患无成?真是高识。[原注]此又承上结言。将之谋国,非止料己与不尚威武,尤在出之有名,仗义而举。如汉高祖为义帝发丧,李密檄炀帝过恶之类。天下人心安有不响应,三军之士安有不奋励者乎!此更谋之大者。枢,乃户枢转移之柄也。烈烈炎炎,火盛不可止遏之貌。洞,清空无碍。彻,通透也。横,无远不届也。四表,四方也。此指兵势之赫于六合言。摧,毁折也。言敌受恶名不义,自莫当吾之兵而丧败也。 全诗翻译
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