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为龟吸气而生,不食一物,因以比喻飢肠。
《南齐书·王僧虔传》:“九流绳平,自不宜独苦一物,蝉腹龟肠,为日已久。” 唐 陆龟蒙 《幽居赋》序:“师道气於龟肠,扣兵鈐於鱼腹。” 宋 范成大 《晓出古岩呈宗伟子文》诗:“持此慰龟肠,搜枯尚能句。”
龟肠
【出典】 《南齐书》卷三三《王僧虔传》:“高平檀珪沅南令,僧虔以为征北板行参军。诉僧虔求禄不得,与僧虔书曰:‘……九流绳平,自不宜独苦一物,蝉腹龟肠,为日已久。’”
【释义】 南朝齐沅南令檀珪被罢后,吏部尚书王僧虔用他为征北板行参军。檀认为职禄太低,不平,以“蝉腹龟肠”语叫苦。古人以为龟不食一物,吸气而生。因用龟肠喻指饥肠。
【例句】 不能者止,免苦龟肠忧虎尾。(朱敦儒《减字木兰花》[无知老子]858)这里说,居官食禄虽可免饥却总担惊受怕。参见“虎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