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礼器。用以舀酒浆。柄刻龙形,故称。
《礼记·明堂位》:“其勺, 夏后氏 以龙勺, 殷 以疏勺, 周 以蒲勺。” 郑玄 注:“龙,龙头也。” 孔颖达 疏:“勺为龙头。” 孙希旦 集解:“勺,所以酌鬱鬯而注於瓚者也。” 唐 裴度 《黄目樽赋》:“自可配於龙勺,焉取儔於兕觥。”《新唐书·牛僧孺传》:“ 僧孺 入朝……为 山南东道 节度使。赐彝樽、龙勺。詔曰:‘精金古器以比况君子,卿宜少留。’”
龙勺古礼器。用以舀酒浆。柄刻龙形,故称。
●《礼记·明堂位》:“其勺,夏后氏以龙勺,殷以疏勺,周以蒲勺。”
郑玄注:“龙,龙头也。”
●孔颖达疏:“勺为龙头。”
●孙希旦集解:“勺,所以酌郁鬯而注于瓒者也。”
●唐裴度《黄目樽赋》:“自可配于龙勺,焉取俦于兕觥。”
●《新唐书·牛僧孺传》:“僧孺入朝……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赐彝樽、龙勺。诏曰:‘精金古器以比况君子,卿宜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