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秀两歧

读音

mài xiù liǎng qí

同音字

拼音为mài的字 拼音为xiù的字 拼音为liǎng的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mai的字 拼音为xiu的字 拼音为liang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麦秀:指麦子扬花而未结实。

两歧:(两种意见、方法)不统一。

词典解释

麦秀两歧-中华成语大词典

麦秀两歧
【拼音】:mài xiù liǎng qí
解释
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出处
《艺文类聚》卷十九引《东观汉记》:“张湛为渔阳太守,开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欺。”宋·无名氏《沁园春》词:“麦秀两歧,棠敷千里,治最当今黄颍川。”
示例
乾兴元年五月,南剑州麦一本五穗,锦州~。 ★《宋史·五行志二下》
近义词
麦穗两歧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麦秀两歧-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麦秀两歧麦有双歧
【出典】 《东观汉记》:“张堪,字君游,试守蜀郡太守,迁渔阳太守,有惠政,开治稻田八千余顷,教民种田,百姓以殷富。童谣歌云:‘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据《艺文类聚》卷五○引)此事又见《后汉书》卷三一《张堪传》。
【释义】 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劝民耕种,百姓富裕,民遥称颂他的善政,歌词有“麦穗两歧”(即一棵麦子结双穗)。后世常用此典称美州郡长官有善政,也借以表现太平盛世。
【例句】 ①今年麦有双歧。(曹勋《夜合花·同前》1212)这里用本典歌颂天下清平。②麦秀两歧,棠旉千里,治最当今黄颍川。(无名氏《沁园春·寿黄守》3780)这里以渔阳太守张堪的勤政富民政绩为喻,颂扬青州知州黄颍川治绩卓著。

出处

引证

宋-脱脱、阿鲁图等--《宋史·五行志二》:至和元年,十二月,蜀州嘉禾一茎九穗。二年,五月,亳州麦秀两歧。

宋-无名氏-词-《沁园春》:麦秀两歧,棠敷千里,治最当今黄颍川。

近代-赵尔巽等--《清史稿·边宝泉传》:大学士李鸿章总督直隶,奏清苑麦秀两歧。

故事

宋-脱脱、阿鲁图等--《宋史·五行志二》:至和元年,十二月,蜀州嘉禾一茎九穗。二年,五月,亳州麦秀两歧。

宋-无名氏-词-《沁园春》:麦秀两歧,棠敷千里,治最当今黄颍川。

近代-赵尔巽等--《清史稿·边宝泉传》:大学士李鸿章总督直隶,奏清苑麦秀两歧。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