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通“焦”,指焦螟,传说中一种极小的虫。
巢:筑巢。
蚊:昆虫,种类很多。雄的吸植物的汁液,雌的吸人畜的血液,有的传染疾病。
睫:睫毛。
鹪巢蚊睫《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极细乎?’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蚊睫,再乳再飞,而蚊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后以“鹪巢蚊睫”极言细微。鹪,通“焦”。指焦螟。
●北周庾信《<赵国公集>序》:“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论其壮也,则鹏起半天;语其细也,则鹪巢蚊睫。”
鹪巢蚊睫
【拼音】:jiāo cháo wén jié
解释
极言细微。鹪,通“焦”。指焦螟。
出处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极细乎?’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睫,再乳再飞,而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
示例
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论其壮也,则鹏起半天;语其细也,则~。 ★北周·庚信《〈赵国公集〉序》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北周-庾信--《赵国公集序》: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论其壮也,则鹏起半天;语其细也,则鹪巢蚊睫。
北周-庾信--《赵国公集序》: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论其壮也,则鹏起半天;语其细也,则鹪巢蚊睫。
jiāo cháo wén jié
1、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论其壮也,则鹏起半天;语其细也,则鹪巢蚊睫。 ◎北周·庚信《〈赵国公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