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之志

读音

hóng hú zhī zhì

同音字

拼音为hóng的字 拼音为hú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hong的字 拼音为hu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基础解释

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详细解释

  • 【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 【出自】:《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示例】:大丈夫仗~,据英杰之才。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鸿鹄:天鹅。

之: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志:志向。

词典解释

鸿鹄之志-中華語文大辭典

鴻鵠之志

鸿鹄之志-典故小词典

远大的志向。
〔出典〕《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 有谕乎人心者, 诚也。”
〔用例一〕《史记· 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曰:‘苟富贵, 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 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鸿鹄: 天鹅; 比喻志向远大之人。)
〔用例二〕元代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出处

《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引证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元-郑德辉-一折-《王粲登楼》: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明-江天一--《答范子序书》:彼鸿鹄之志,翱翔千仞,而乃蓄之樊中,不可悯哉!

当代-刘玉民-六章-《骚动之秋》:伊春之行的成功,刺激了岳鹏程大展才略的鸿鹄之志。

唐-魏徵等-六四-《隋书·李圆通等传论》:圆通、护儿之辈,定和、铁杖之伦,皆一时之壮士,困于贫贱。当其郁抑未遇,亦安知其有鸿鹄之志哉!

唐-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故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元-郑德辉-一折-《王粲登楼》: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明-江天一--《答范子序书》:彼鸿鹄之志,翱翔千仞,而乃蓄之樊中,不可悯哉!

当代-刘玉民-六章-《骚动之秋》:伊春之行的成功,刺激了岳鹏程大展才略的鸿鹄之志。

唐-魏徵等-六四-《隋书·李圆通等传论》:圆通、护儿之辈,定和、铁杖之伦,皆一时之壮士,困于贫贱。当其郁抑未遇,亦安知其有鸿鹄之志哉!

唐-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造句

hóng hú zhī zhì

1、他,一个贫穷地区的农村青年,却立下了鸿鹄之志,非要完成高等学府的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2、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组词

近义词

hóng hú zhī zhì

1、[雄心壮志]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2、[胸怀大志]xiōng huái dà zhì

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3、[壮志凌云]zhuàng zhì líng yún

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4、[宏图大志]hóng tú dà zhì

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

5、[鲲鹏之志]kūn péng zhī zhì

出自《逍遥游》,其实鲲鹏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当鱼的时候很大的鱼,当鸟的时候还是很大的鸟,古人用鲲鹏之志形容志向远大。

反义词

hóng hú zhī zhì

1、[无所事事]wú suǒ shì shì

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2、[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

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3、[胸无大志]xiōng wú dà zhì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