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鶌居 ”。传说中的鸟名。
《山海经·北山经》:“﹝ 马成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鶌鶋。”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北山经》:“鶌居如乌,青身黄足。食之不饥,可以辟穀。”
鶌鶋亦作“鶌居”。
传说中的鸟名。
●《山海经·北山经》:“﹝马成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鶌鶋。”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北山经》:“鶌居如乌,青身黄足。食之不饥,可以辟谷。”
鶌鶋
鸟名。《山海经·北次三经》:“马成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名曰鶌鶋,其鸣自詨,食之不饥,可以已寓。”郭璞注:“未详;或曰寓犹误也。”郝懿行云:“寓、误,盖以声近为义,疑昏忘之病也。王引之曰:‘案寓当是字之假借,《玉篇》、《广韵》并音牛具切,疣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