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附体

读音

hún bù fù tǐ

同音字

拼音为hún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tǐ的字 拼音为hun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ti的字

基础解释

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详细解释

  • 【解释】: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 【出自】:元·乔梦符《金钱记》第一折:“使小生魂不附体。”
  • 【示例】:承惊觉,不见诏书,~,手脚慌乱。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受刺激而失去常态

按字解释

魂:迷信的人指能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精神。

不:表示否定的意义。

附:依附,依从。

体:身体,有时指身体的一部分。

词典解释

魂不附体-中華語文大辭典

魂不附體

魂不附体-汉语大词典

魂不附体1.形容极度恐慌。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諕得两个魂不附体,急急取路到九里松曲院前讨了一只船,直到钱塘门上了岸。”
●《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谁想仵作见了行刑牌,各人动手碎剐,其实凶险,惊得婆儿魂不附体,折身便走。”
●《红楼梦》第一○一回:“凤姐吓的魂不附体,不觉失声的‘咳’了一声,却是一只大狗。”
2.形容为情所感,不能自主。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摺:“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那女子不觉微微而笑,张荩一发魂不附体,只是上下相隔,不能通话。”
3.谓人死亡。
●明高濂《玉簪记·耽思》:“算来不得就好,必须打点些棺裳。一时魂不附体,大家哭得恓惶。”

出处

元·乔梦符《金钱记》第一折:“使小生魂不附体。”

引证

明-罗贯中-第二十回-《三国演义》:承惊觉,不见诏书,魂不附体,手脚慌乱。

元-乔梦符-第一折-《金钱记》:使小生魂不附体。

宋-佚名--《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唬得两个魂不附体。

现代-马烽、西戎-第二八回-《吕梁英雄传》:说着把枪端了起来,吴为才吓得魂不附体,“卜通”跪下了。

当代-吴强--《堡垒》:一看到把常二打得嘴巴出血的大洋马坐在这里,就心肝肠肺一齐颤抖起来,再遇到那股烈火,就立刻魂不附体了。

故事

明-罗贯中-第二十回-《三国演义》:承惊觉,不见诏书,魂不附体,手脚慌乱。

元-乔梦符-第一折-《金钱记》:使小生魂不附体。

宋-佚名--《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唬得两个魂不附体。

现代-马烽、西戎-第二八回-《吕梁英雄传》:说着把枪端了起来,吴为才吓得魂不附体,“卜通”跪下了。

当代-吴强--《堡垒》:一看到把常二打得嘴巴出血的大洋马坐在这里,就心肝肠肺一齐颤抖起来,再遇到那股烈火,就立刻魂不附体了。

造句

hún bù fù tǐ

1、日本鬼子一听到“李向阳”的名字,个个吓得魂不附体。

2、看到那个悲惨的场面,他吓得魂不附体。

3、世贸大厦的倒塌吓得他魂不附体。

4、一个彪形大汉居然被一只小老鼠吓得魂不附体,连喊救命,岂不可笑?

5、昨晚电视上放映的恐怖片把我吓得魂不附体。

6、在事实面前,这个坏蛋立刻魂不附体了。

7、凌晨那突如其来的一声尖叫把我给吓得魂不附体。

8、这个打击让他完全崩溃了,经常魂不附体地坐着发呆。

9、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被警车声吓得魂不附体。

10、看见他那魂不附体的样子,家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11、承惊觉,不见诏书,魂不附体,手脚慌乱。

12、砰砰一阵敲门声把我们吓得魂不附体。

13、小明最胆小了,常被树的影子吓得魂不附体。

14、以后再也不要带我去看恐怖电影,我简直被吓得魂不附体。

15、土匪一看头领死了,个个吓得魂不附体,只顾逃命去了。

16、听到这话,把他吓得魂不附体,全身颤抖。

17、在晚上听到这个故事,我吓得魂不附体。

18、他自从经商失败后,就经常在家附近魂不附体地四处闲逛。

19、突然发生地震,天摇坟动的,每个人都吓得魂不附体。

组词

近义词

hún bù fù tǐ

1、[魂飞魄散]hún fēi pò sàn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2、[心惊胆战]xīn jīng dǎn zhàn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3、[慌慌张张]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

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4、[魂不守舍]hún bù shǒu shè

舍:住宅,比喻人的躯壳。灵魂离开了躯壳。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5、[失魂落魄]shī hún luò pò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6、[六神无主]liù shén wú zhǔ

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7、[心神不定]xīn shén bù dìng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8、[胆颤心惊]dǎn chàn xīn jīng

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9、[魂飞天外]hún fēi tiān wài

形容万分恐惧,或受到某种刺激而失去了主宰。

10、[丧魂落魄]sàng hún luò pò

失去了魂魄。形容非常惊慌、恐惧的样子。

11、[丢魂失魄]diū hún shī pò

形容非常惊慌,没头脑,无主见。

12、[丧魂失魄]sàng hún shī pò

失去了魂魄。形容非常惊慌或心神不宁的样子。

13、[魂不负体]hún bù fù tǐ

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14、[心惊胆落]xīn jīng dǎn luò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15、[魂不着体]hún bù zhuó tǐ

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反义词

hún bù fù tǐ

1、[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2、[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

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3、[悠闲自得]yōu xián zì dé

随意而满足。形容神态悠闲、心情安逸,不在乎事事所为,只在乎自身感觉的快慰;本着对自己好和对别人好的意义,才是真正的快悠闲适和闲得乐哉;自由清闲,心情舒畅。

4、[神态自若]shén tài zì ruò

解释:形容一个人很镇静,不慌张。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