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媒神。高,通“ 郊 ”。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高者,郊之借字,古声高与郊同,故借高为郊……盖古本《月令》本作郊禖也。” 唐 陈子昂 《为丰国夫人庆皇太子诞表》:“ 涂 山之庆,既裕於 夏 臺;高禖之祠,未陪於 殷 荐。” 宋 司马光 《龙图阁直学士李公墓志铭》:“ 仁宗 春秋寖高,未有继嗣,公因侍祠高禖。” 清 王锡 《长平庄歌》:“燕至高禖祀屡从,茧成副褘分亲见。”
高禖指媒神。高,通“郊”。
●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上》:“高者,郊之借字,古声高与郊同,故借高为郊……盖古本《月令》本作郊禖也。”
●唐陈子昂《为丰国夫人庆皇太子诞表》:“涂山之庆,既裕于夏台;高禖之祠,未陪于殷荐。”
●宋司马光《龙图阁直学士李公墓志铭》:“仁宗春秋寖高,未有继嗣,公因侍祠高禖。”
●清王锡《长平庄歌》:“燕至高禖祀屡从,茧成副袆分亲见。”
高禖
一作“皋禖”。宋罗泌《路史·余论二》云:“皋(同高)禖古祀女娲。”《后纪二》云:“以其(女娲)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禖之神。”注引《风俗通》云:“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此《路史》高禖古祀女娲之所据。然高禖之祀,亦因时代及民族之不同而有异。闻一多《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云,夏人所祀之高禖为涂山氏,即女娲;殷人所祀之高禖为简狄;周人所祀之高禖为姜嫄。“《路史·余论二》引束皙曰:‘皋媒者,人之先也。’古代各民族所祀的高禖全是各该民族的先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