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犬:即“见兔顾犬”。看见野兔,回头呼唤猎狗。
补牢:即“亡羊补牢”。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
顾犬补牢《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后因以“顾犬补牢”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梁启超《<日本国志>后序》:“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顾犬补牢,未为迟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既无细腰高髻之倡,重以弃鼎宝瓠之失,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
顾犬补牢
【拼音】:gù quǎn bǔ láo
解释
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示例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未为迟也。 ★清·梁启超《日本国志后序》
近义词
亡羊补牢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用于事后
近代-梁启超--《〈日本国志〉后序》: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顾犬补牢,未为迟矣。
近代-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既无细腰高髻之倡,重以弃鼎宝瓠之失,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
近代-梁启超--《〈日本国志〉后序》: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顾犬补牢,未为迟矣。
近代-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既无细腰高髻之倡,重以弃鼎宝瓠之失,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