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濩

读音

sháo hù

同音字

拼音为sháo的字 拼音为huò的字 拼音为shao的字 拼音为huo的字

基础解释

亦作“韶护”。亦作“韶頀”。汤 乐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濩》者。”杜预 注:“殷汤 乐。”孔颖达 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称濩也……韶亦绍也,言其能绍继 大禹 也。”一说,舜 乐和 汤 乐。《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步中《雅》《颂》,骤合《韶》《护》。”李善 注引 郑玄 曰:“《韶》,舜 乐;《护》,汤 乐也。”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汉 桓宽《盐铁论·论菑》:“盖 越 人美蠃蚌而简太牢,鄙夫乐咋唶而怪韶濩。”唐 元结《欸乃曲》之三:“停橈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宋 陆游《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读君长句还增气,俗耳那闻《韶頀》声?”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夫不朽无如金石,相感莫如音乐,斯盖艺术之鼎彝,词林之《韶濩》矣。”

详细解释

  1. 亦作“ 韶护 ”。亦作“ 韶頀 ”。 汤 乐名。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濩》者。” 杜预 注:“ 殷汤 乐。” 孔颖达 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称濩也……韶亦绍也,言其能绍继 大禹 也。”一说, 舜 乐和 汤 乐。《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步中《雅》《颂》,骤合《韶》《护》。” 李善 注引 郑玄 曰:“《韶》, 舜 乐;《护》, 汤 乐也。”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 汉 桓宽 《盐铁论·论菑》:“盖 越 人美蠃蚌而简太牢,鄙夫乐咋唶而怪韶濩。” 唐 元结 《欸乃曲》之三:“停橈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宋 陆游 《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读君长句还增气,俗耳那闻《韶頀》声?”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夫不朽无如金石,相感莫如音乐,斯盖艺术之鼎彝,词林之《韶濩》矣。”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韶濩-汉语大词典

韶濩亦作“韶护”。亦作“韶頀”。
汤乐名。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濩》者。”
杜预注:“殷汤乐。”
●孔颖达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称濩也……韶亦绍也,言其能绍继大禹也。”一说,舜乐和汤乐。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步中《雅》《颂》,骤合《韶》《护》。”
●李善注引郑玄曰:“《韶》,舜乐;《护》,汤乐也。”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
●汉桓宽《盐铁论·论灾》:“盖越人美蠃蚌而简太牢,鄙夫乐咋唶而怪韶濩。”
●唐元结《欸乃曲》之三:“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宋陆游《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读君长句还增气,俗耳那闻《韶頀》声?”
●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夫不朽无如金石,相感莫如音乐,斯盖艺术之鼎彝,词林之《韶濩》矣。”

韶濩-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韶濩
【出典】 《左传·襄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清观于周乐……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晋·杜预注:“殷汤乐。”
【释义】 韶濩亦作韶濩、韶頀,殷汤乐。一说韶,舜乐;頀,汤乐。后世用来泛称庙堂音乐。
【例句】 ①锵韶濩,凤歌鸾舞,玉濩飞香醑。(陈亮《点降唇·圣节》2103)这是说宫廷奏起铿锵美妙的音乐。②云动精神衡岳去,向君山、帝乐锵韶濩。(张鎡《贺新郎·陈退翁分教衡湘,将行,酒阑索词,漫成》2140)君山传为舜之二妃所游处,故以舜乐称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