鞞舞

读音

pí wǔ

同音字

拼音为bǐng的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bing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基础解释

古舞名。舞人执鞞鼓于前(或两旁)导舞,故称。未详所起,汉 已用于宴享,隋 犹存,但已不执鞞。舞时有歌,三国 时歌词已散失。

详细解释

  1. 古舞名。舞人执鞞鼓于前(或两旁)导舞,故称。未详所起, 汉 已用于宴享, 隋 犹存,但已不执鞞。舞时有歌, 三国 时歌词已散失。

    晋 张载 《鞞鼓赋》:“《鞞舞》焕而特奏兮,冠众妓而超絶。”《宋书·乐志一》:“《鞞舞》,未详所起,然 汉 代已施於燕享矣。”参阅《晋书·乐志》、《隋书·音乐志》。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鞞舞-辞源3

【鞞₂舞】古代舞蹈之一。執鞞鼓而舞,舞時有歌。未詳起於何時。也作“鼙舞”。漢代用於燕享。漢有 鞞舞曲辭五篇,爲 關東有賢女 章和二年中 樂久長 四方皇 殿前生桂樹。三國時歌辭已散失。三國 魏 曹植、唐 李白 李賀等皆有 鞞舞歌辭。見 宋書 樂志一、樂府詩集五三。

鞞舞-汉语大词典

鞞舞古舞名。舞人执鞞鼓于前(或两旁)导舞,故称。未详所起,汉已用于宴享,隋犹存,但已不执鞞。舞时有歌,三国时歌词已散失。
●晋张载《鞞鼓赋》:“《鞞舞》焕而特奏兮,冠众妓而超绝。”
●《宋书·乐志一》:“《鞞舞》,未详所起,然汉代已施于燕享矣。”
参阅《晋书·乐志》、《隋书·音乐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