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对人喜爱或器重。与“白眼”相对。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仲宣 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 贾 重揖皂帽人,且嘱青眼。”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近来她渐渐感到青春之消逝而 陶先生 之忠诚如昨,在众人未到之先,我们的太太对于 陶先生 也另加青眼了。”参见“ 青白眼 ”。
借指知心朋友。
唐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诗:“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宋 司马光 《同张圣民过杨之美明日投此为谢》诗:“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剪灯馀话·青城舞剑录》:“久隐 青城 ,忽逢青眼。”参见“ 青白眼 ”。
喻青春年少。
唐 张祜 《喜王子载话旧》诗:“相逢青眼日,相嘆白头时。”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玘》之一:“青眼坐倾新岁酒,白头追诵少年文。” 清 方文 《与从子子建感旧》诗:“少年同学惟青眼,易世相逢已白头。”
柳眼。指初生的柳树嫩叶。
宋 李元膺 《洞仙歌》词:“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杨柳於人便青眼。”此指柳树长出嫩叶。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柳也,只要你迎过客,送行人,开青眼,展黛眉,伴 陶潜 的见识。”参见“ 柳眼 ”。
砚名。以砚石有青色斑晕得名。
宋 无名氏 《端溪砚谱》:“盖自 唐 以来,便以青眼为上,黄亦为下。”
青眼青眼ㄑ丨ㄥ 丨ㄢˇqīnɡyǎn對人正眼相看時,黑眼珠在中間,表示對人的喜愛或看重(與「白眼」相對)。[例]蒙您~相待,衷心感激。
青眼-辞源3【青眼】㊀重視。唐 白居易 長慶集五三 春雪過皇甫家詩:“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詩談笑自將來。”參見“青白眼”。㊁上有青暈的硯石。宋缺名 端溪硯譜:“蓋自 唐以來,便以青眼爲上。”㊂高僧名。本名 卑摩羅叉,意爲無垢眼,罽賓人。先在 龜兹,後秦 弘始八年冒險東來,抵關中,鳩摩羅什以師禮敬待。南遊關左,大弘律藏,卒於 壽春 石磵寺,年七十七歲。爲人眼青,時人號爲 青眼禪師。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二 卑摩羅叉。
qīng yǎn
1、这人真怪,不以青眼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