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斋宫名。一在 南薰门 外,为祭天斋宫,谓之 南青城 ;一在 封丘门 外,为祭地斋宫,谓之 北青城 。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所谓 青城 ,止以青布为幕,画甃砌之文,旋结城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 大梁城 南五里号 青城 ,乃 金国 初 粘罕 驻军受 宋 二帝降处。当时后妃皇族皆诣焉,因尽俘而北。后 天兴 末, 末帝 东迁, 崔立 以城降,北兵亦于 青城 下寨,而后妃内族復诣此地,多僇死,亦可怪也。” 清 钱谦益 《向言上》:“ 宋 之亡也以 青城 ,金之亡也亦以 青城 。”
指 青城山 。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 青城 仙洞, 黄石 祠坛。” 唐 郑巢 《题崔中丞北斋》诗:“何年各无事,高论宿 青城 。” 宋 陆游 《玉笈斋书事》诗之二:“剩分松屑为山信,明日 青城 有使行。” 清 吴伟业 《佘山遇姚翁出所画花鸟见赠》诗:“只今来 白石 ,当日住 青城 。”
青城1.宋斋宫名。一在南薰门外,为祭天斋宫,谓之南青城;一在封丘门外,为祭地斋宫,谓之北青城。
●宋吴自牧《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所谓青城,止以青布为幕,画甃砌之文,旋结城阙。”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大梁城南五里号青城,乃金国初粘罕驻军受宋二帝降处。当时后妃皇族皆诣焉,因尽俘而北。后天兴末,末帝东迁,崔立以城降,北兵亦于青城下寨,而后妃内族复诣此地,多僇死,亦可怪也。”
●清钱谦益《向言上》:“宋之亡也以青城,金之亡也亦以青城。”
2.指青城山。
●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青城仙洞,黄石祠坛。”
●唐郑巢《题崔中丞北斋》诗:“何年各无事,高论宿青城。”
●宋陆游《玉笈斋书事》诗之二:“剩分松屑为山信,明日青城有使行。”
●清吴伟业《佘山遇姚翁出所画花鸟见赠》诗:“只今来白石,当日住青城。”
【青城】㊀ 宋祭天齋宮名。在 河南 開封府治(今 河南 開封市)。有二:一在 南薰門外,爲祭天齋宮,謂之 南青城;一在 封邱門外,爲祭地齋宮,謂之 北青城。宋欽宗 靖康二年,金人圍 汴,粘没喝屯兵 青城,受 徽 欽二帝降;又 金末 蒙古 速不台攻 汴至 青城,金叛將 崔立盡送后妃諸王以降,皆 南青城。參閲 金 劉祁 歸潛志七、讀史方輿紀要四七 開封府。㊁地名。在今 山東 高青縣。唐名 青城鎮。宋因之。金名 青平鎮。元置縣。明 洪武二年省,十四年又復置。公元1948年與 高苑縣合併爲 高青縣。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三一 濟南府。㊂山名。一名 赤城山。在今 四川 都江堰市西南。道家以此山爲第五洞天,上有清泉,謂之 潮泉。岷山連岫千里,青城山爲第一峯。參閲 明 曹學佺 蜀中廣記六 成都府六 灌縣。
qīng chéng
1、青城山真是个洞天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