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作“噬犬不现齿”。咬人的狗并不常露出它的牙齿。比喻阴险小人或可怕的敌人并不一定凶相毕露。
〔出典〕《淮南子·兵略训》:“夫飞鸟之挚( 鸷)者, 俯其首; 猛兽之攫也, 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牙; 噬犬不见( 现) 其齿。故用兵之道, 示之以柔, 而迎之以刚。”
〔用例〕善捕鼠的猫不嗥叫, 喜噬人的狗不露齿, 口蜜腹剑的人最阴险。
咬人狗儿不露齿
【拼音】: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
解释
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出处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示例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lù chǐ
1、他露出了熟悉的撇嘴露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