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骨

读音

lù gǔ

同音字

拼音为lù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lu的字 拼音为gu的字

基础解释

用意十分显露,毫不含蓄:你说得这样~,我不相信他没听懂。

详细解释

  1. 尸骨暴露。

    《晋书·成都王颖传》:“ 黄桥 战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经夏暑,露骨中野,可为伤惻。”

  2. 瘦骨嶙峋貌。

    宋 苏轼 《见长芦天禅师三绝》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 元 范梈 《题秋山图》诗:“江空石露骨,木落风无声。”

  3. 用意十分明显,毫不含蓄。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大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演露骨。” 茅盾 《子夜》二:“大家一听这话太露骨,谁也不愿意多嘴。”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三章:“ 秀苇 一看见 刘眉 的画高高挂在世界名画中间,不禁又格格笑起来,笑声公开的带着露骨的嘲讽。”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露骨-中華語文大辭典

露骨露骨ㄌㄨˋ ㄍㄨˇlùɡǔ比喻用意十分明顯,毫不掩飾(多含貶義)。[例]~的武力訛詐︱他這話說得太~了。

露骨-汉语大词典

露骨1.尸骨暴露。
●《晋书·成都王颖传》:“黄桥战亡者有八千余人,既经夏暑,露骨中野,可为伤恻。”
2.瘦骨嶙峋貌。
●宋苏轼《见长芦天禅师三绝》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
●元《题秋山图》诗:“江空石露骨,木落风无声。”
3.用意十分明显,毫不含蓄。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大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演露骨。”
●茅盾《子夜》二:“大家一听这话太露骨,谁也不愿意多嘴。”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三章:“秀苇一看见刘眉的画高高挂在世界名画中间,不禁又格格笑起来,笑声公开的带着露骨的嘲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lù gǔ

1、[暴露]bào lù

(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目标。~无遗。

反义词

lù gǔ

1、[含蓄]hán xù

1.包含:简短的话语,却~着深刻的意义。 2.(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3.(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性格~。

2、[委婉]wěi wǎn

(言辞、声音等)婉转:~动听。态度诚恳,语气~。也作委宛。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