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之思

读音

shuāng lù zhī sī

同音字

拼音为shuāng的字 拼音为lù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sī的字 拼音为shuang的字 拼音为lu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si的字

基础解释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详细解释

  • 【解释】: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 【出自】:《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 【示例】:~既极,宜沾雨露之恩。
    ◎明·高则诚《琵琶记·一门旌奖》

按字解释

霜:喻高洁。

露:表现,显现。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思:思念;怀念;哀思。

词典解释

霜露之思-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霜露之思㊣ㄕㄨㄤ ㄌㄨˋ ㄓ ㄙshuāng lù zhī sī釋義語本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鄭玄・注:「感時念親也。」後以霜露之思表示對父母的哀思。元・高明・琵琶記・旌表:「風木之情何深,允為教化之本;霜露之思既極,宜沾雨露之恩。」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23769霜露之思備註頻1書中國成語大辭典號FL00000066931

霜露之思-汉语大词典

霜露之思对父母先祖的思念。
●宋沈遘《文懿皇后斋文》:“今皇帝笃霜露之思,追日月之远,式严佛事,仰荐仙游。”
●明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霜露之思既极,宜沾雨露之恩。”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七:“青浦县北数里,有地名孔宅。隋大业中,孔子裔孙名桢者,流寓于此。因孔林远隔,靡寄霜露之思,乃仿葬衣冠之例,瘗孔子所遗宝玉六事:璧三、环二、簪一,而祀之。”

出处

《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引证

明-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霜露之思既极,宜沾雨露之恩。

宋-沈遘--《文懿皇后斋文》:今皇帝笃霜露之思,追日月之远,式严佛事,仰荐仙游。

故事

明-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霜露之思既极,宜沾雨露之恩。

宋-沈遘--《文懿皇后斋文》:今皇帝笃霜露之思,追日月之远,式严佛事,仰荐仙游。

造句

shuāng lù zhī sī

1、霜露之思既极,宜沾雨露之恩。 ◎明·高则诚《琵琶记·一门旌奖》

组词

近义词

shuāng lù zhī sī

1、[霜露之悲]shuāng lù zhī bēi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2、[霜露之感]shuāng lù zhī gǎn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