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向栩传》:“﹝ 向栩 ﹞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髮,著絳綃头。常於灶北坐板牀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会 张角 作乱, 栩 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於 河 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后即以“隐灶”用作死读书但不成才的典故。
唐 李端 《杂歌》:“ 向栩 非才徒隐灶, 田文 有命那关户。”
隐灶《后汉书·向栩传》:“﹝向栩﹞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着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后即以“隐灶”用作死读书但不成才的典故。
●唐李端《杂歌》:“向栩非才徒隐灶,田文有命那关户。”
向栩隐灶
【出典】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向栩传》:“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向长之后也。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著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不好语言而喜长啸。宾客从就,辄伏而不视。”入仕后,被谗,“疑与(张)角同心,欲为内应。收送黄门北寺狱,杀之。”
【释义】 东汉向栩曾长年坐于灶头板床上读书,床上磨出凹印,入仕后受谗害,被杀。
【例句】 向栩非才徒隐灶,田文有命那关户。(李端《杂歌》3240)向栩以隐灶读书得名而终于被杀。这里引此事为例,感叹世事的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