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秋时诸侯国名。
蔡:春秋时诸侯国名。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厄:苦难;困穷。
陈蔡之厄
【拼音】:chén cài zhī è
解释
厄:灾难。原指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被围困,断绝粮食的事。后比喻旅途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示例
人出名旅行难免会遇到~的。
近义词
在陈之厄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指旅途困境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为了推行他的仁政及儒家思想,带领弟子数十人周游春秋列国。在楚国受到冷落后,就去陈国及蔡国游说,他们一行走到陈蔡国之间的荒野中发病,只好困在那里,弟子围着孔子而坐,没有粮食。后来他们坚持前行
战国---《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战国末期-吕不韦等--《吕氏春秋·慎人》: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
汉-陆贾--《新语·本行》:夫子陈蔡之厄,豆饭菜羹,不足以接馁。
宋-阳枋--《上淮西帅黄州杨伯洪论时政书》:弦歌不辍于匡人之围,与威武不屈同一,雨雪之𬀪消矣;讲道不衰于陈蔡之厄,与何为弗豫同一,利贞之性情也。
战国---《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战国末期-吕不韦等--《吕氏春秋·慎人》: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
汉-陆贾--《新语·本行》:夫子陈蔡之厄,豆饭菜羹,不足以接馁。
宋-阳枋--《上淮西帅黄州杨伯洪论时政书》:弦歌不辍于匡人之围,与威武不屈同一,雨雪之𬀪消矣;讲道不衰于陈蔡之厄,与何为弗豫同一,利贞之性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