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顺其意。
《孔丛子·诘墨》:“ 墨子 曰:‘ 孔子 为 鲁 司寇,舍公家而奉 季孙 。’詰之曰:‘若以 季孙 为相,司寇统焉,奉之自法也。若附意 季孙 ,既离公室,则 孔子 合之; 季孙 既受女乐,则 孔子 去之; 季孙 欲杀囚,则 孔子 赦之。非苟顺之谓也。’”
附意阿顺其意。
●《孔丛子·诘墨》:“墨子曰:‘孔子为鲁司寇,舍公家而奉季孙。’诘之曰:‘若以季孙为相,司寇统焉,奉之自法也。若附意季孙,既离公室,则孔子合之;季孙既受女乐,则孔子去之;季孙欲杀囚,则孔子赦之。非苟顺之谓也。’”
fù yì
1、如若接受招抚,便没有首恶和胁从的分别,臣坚不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