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康乐。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唐 陆贽 《韩滉加检校右仆射制》:“军无挠败,俗以阜康。”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惟昔有国,政简而章。洽于万邦,民俗阜康。” 清 吴伟业 《遇南厢园叟感赋》诗:“ 江 南昔未乱,閭左称阜康。”
指使富足康乐。
《旧唐书·裴度传》:“在 敬宗 时,阜康兆庶,尔则有活国庇人之勤。”
【阜康】㊀富足康樂。晉 常璩 華陽國志三 蜀志:“是時世平道治,民物阜康。”宋史 樂志十三 朝會:“極塞成清謐,齊民益阜康。”㊁縣名。在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阜康市。漢爲 郁立師、車師後國,唐置 金滿縣,元爲 别失八里地,明設 敦剌城,改名 特訥格爾。清初建 阜康堡,乾隆四十一年置 阜康縣。舊屬 甘肅。參閲 嘉慶一統志二八〇 迪化直隸州。
阜康-汉语大词典阜康1.富足康乐。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唐陆贽《韩滉加检校右仆射制》:“军无挠败,俗以阜康。”
●明方孝孺《宁野轩铭》:“惟昔有国,政简而章。洽于万邦,民俗阜康。”
●清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诗:“江南昔未乱,闾左称阜康。”
2.指使富足康乐。
●《旧唐书·裴度传》:“在敬宗时,阜康兆庶,尔则有活国庇人之勤。”
fù kāng
1、“阜康”,昭示着这里物阜民康,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