闇投《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后以“闇投”谓美好的事物人们一时难以接受。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五》:“珪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
吕延济注:“珪璋、明月虽宝也,以闇投人,必恐惧不受,今以仙道示俗,亦犹此也。”
●明何景明《赠梁宗烈》诗之一:“谨子握中璧,时哉毋闇投。”
【明珠闇投】史記八三 鄒陽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闇,亦作“暗”。後多用明珠暗投比喻懷才不遇。樂府詩集四十 北周 王褒 牆上難爲趨:“白璧求善價,明珠難暗投。”宋 李劉 四六標準三十 代回陳檢察鑄:“明珠暗投,固已覺我之形穢;寒冰烱立,尚或使人之眼明。”也比喻珍貴物品遭棄置或落入不識貨的人手中。元 謝應芳 龜巢藁十八 跋經訓啓蒙:“郡人 徐孟容 孟曾等見而寶之,謂明珠暗投,良可惜也,用是刻版以廣其傳。”清 沈復 浮生六記二 閒情記趣:“又在 揚州商家見有 虞山遊客擕送黃楊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