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公

读音

xì gōng

同音字

拼音为qiè的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qie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基础解释

古代 蜀 地豪侠。

详细解释

  1. 古代 蜀 地豪侠。

    汉 扬雄 《蜀都赋》:“ 郤公 之徒,相与如平阳。”《文选·左思<蜀都赋>》:“若夫 王孙 之属, 郤公 之伦,从禽于外,巷无居人。” 李善 注:“ 郤公 ,豪侠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郄公-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郄公
【出典】 《晋书》卷六十七《郗鉴传》:“时明帝初即位,王敦专制,内外危逼,谋杖鉴为外援,由是拜安西将军、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假节,镇合肥。敦忌之,表为尚书令,征还。”“寻而帝崩,鉴与王导……等并受遗诏,辅少主,进位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参见“郗鉴爱”条。
【释义】 郗公俗讹作郄公,指郗鉴。郗鉴字道徽,晋高平金乡人,博览经籍,以儒雅著名,曾任尚书令,拜加侍中,官终太尉。
【例句】 ①郄公怜戆亦怜愚,忽赐金盘径寸珠。(卢纶《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3144)这里以郗鉴喻指二十四舅。②上智本全真,郄公况重臣。(李端《慈恩寺怀旧》3237)这里以郗鉴比拟王相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