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方向,途径。
路:道,往来通行的地方。
以目:使眼色,用眼睛示意。
道路以目道路以目ㄉㄠˋ ㄌㄨˋ 丨ˇ ㄇㄨˋdàolùyǐmù語出《國語‧周語上》:「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後用「道路以目」指百姓懾於暴政,敢怒而不敢言,在路上相見,僅能以目示意。形容統治者暴虐與專橫。[例]暴君濫殺無辜,滅人之族。百姓敢怒不敢言,~。
道路以目-辞源3【道路以目】熟人路上相見,不敢交談,只能用眼睛示意。形容百姓懾於暴政,敢怒而不敢言。國語 周上:“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 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西晋-陈寿--《三国志·董卓传》: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冤死者千数,百姓嗷嗷,道路以目。
现代-鲁迅--《止哭文学》:此后要防的是“道路以目”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
现代-冰心--《追念振铎》:在“四害”横行,道路侧目的时期,我常常想到振铎,还为他的早逝而庆幸!
唐-姚察、姚思廉--《梁书·文帝纪》:重增赋敛,肆意裒剥。生者逃窜,死者暴尸。道路以目,庶僚钳口。
元末明初-罗贯中-二二回-《三国演义》: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
东汉-班固等--《汉书·王莽传下》:于是春夏斩人都市,百姓震惧,道路以目。
西晋-陈寿--《三国志·董卓传》: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冤死者千数,百姓嗷嗷,道路以目。
现代-鲁迅--《止哭文学》:此后要防的是“道路以目”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
现代-冰心--《追念振铎》:在“四害”横行,道路侧目的时期,我常常想到振铎,还为他的早逝而庆幸!
唐-姚察、姚思廉--《梁书·文帝纪》:重增赋敛,肆意裒剥。生者逃窜,死者暴尸。道路以目,庶僚钳口。
元末明初-罗贯中-二二回-《三国演义》: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
东汉-班固等--《汉书·王莽传下》:于是春夏斩人都市,百姓震惧,道路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