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

读音

xuǎn jǔ

同音字

拼音为xuǎn的字 拼音为jǔ的字 拼音为xuan的字 拼音为ju的字

基础解释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工会主席。

详细解释

  1. 古代指选拔举用贤能。自 隋 以后,分为二途:举士属礼部,包括考试与学校;举官属吏部,掌管铨选与考绩。正史自新、旧《唐书》以下至《明史》皆有《选举志》。

    《文子·上义》:“仁义足以怀天下之民,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谋虑足以决轻重之权,此上义之道也。”《北史·牛弘传》:“ 弘 在吏部,先德行后文才,务在审慎…… 隋 之选举,於斯为最,时论服 弘 识度之远。” 宋 苏轼 《省试宗室策问》:“先帝独见远览,恩义并用,增修教养之法,肇开选举之路,盖十有餘年矣。” 严复 《原强》:“欲讲实学,非易立选举之法则,开用人之涂,而废八股、试帖、策论诸制科不可。”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 梅福 有言:不循伯者之道,欲以 三代 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 伯乐 之图,求騏驥於市也。”

  2.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

    郑观应 《盛世危言·公举》:“考各国议员选举之例,为民主、君民共主等国最重之典章。”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大会上进行民主选举,我爸爸即刻成为当地要人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三章:“您真有两下了。往后选举,我看这个妇女主任得您当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选举-中華語文大辭典

選舉

选举-辞源3

選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xuǎn jǔ

1、我们通过投票选举出同学们心目中最喜爱的课外辅导员。

2、统计完选票,老师宣布选举结果。

3、政客考虑下一次选举,政治家思虑下一个世代。

4、班干部要由大家选举,不该由老师确定。

5、凡是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公民都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选举张老师做人大代表,大家没有异议。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通过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的。

8、民主选举结果出来了,班长的头衔他是没有指望了。

9、村长选举中,小王落选了。

10、在这一时刻,在这次选举中,我们必须再一次保证,向未来挺进。

11、不过,让总统这样以逸待劳,坐等选举大战,那会更加危险。

12、他要在市长选举中获胜简直是白日做梦。

13、大家一致选举老校长为县人大代表,这真是众望所归啊!

14、有些人认为奥巴马在选举结束后将支持者"抽干后抛弃得鱼忘筌"。

15、公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16、选举期间,警方极力扫黑,以防蠢蠢欲动的歹徒图谋不轨。

17、同时,全面的气候法案却无望的搁置受阻在参议院,在选举年得以通过的前景极为暗淡。

18、层出不穷的造势活动,让这次选举显得十分热闹,也让人看得眼花撩乱。

19、这件丑闻经过报纸大肆宣传后,使他声望骤降,因此决定退出选举。

20、这次选举班干,同学们极力推荐我当班长。

21、现在搞民主选举,靠投票来选拔干部。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xuǎn jǔ

1、[推选]tuī xuǎn

口头提名选举:~代表。他被大家~为组长。

2、[推举]tuī jǔ

推选:大家~他为工会小组长。

3、[竞选]jìng xuǎn

候选人在选举前进行种种活动争取当选:参加总统~。发表~演说。

反义词

xuǎn jǔ

1、[罢免]bà miǎn

选民或代表机关撤销他们所选出的人员的职务;免去(官职):~权。我这个厂长如果当得不好,你们可以随时~我。

2、[指定]zhǐ dìng

确定(做某件事的人、时间、地点等):~他做大会发言人。各组分头出发,到~的地点集合。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