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藏

读音

tuì cáng

同音字

拼音为tuì的字 拼音为cáng的字 拼音为tui的字 拼音为cang的字

基础解释

1.退归躲藏;隐匿。 2.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详细解释

  1. 退归躲藏;隐匿。

    唐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虏气方沮,歛踪退藏。” 鲁迅 《彷徨·伤逝》:“死的寂静有时也自己战栗,自己退藏。”参见“ 退藏於密 ”。

  2. 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唐 白居易 《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投和兼伸别情》诗:“我自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於时既无益,自合早退藏。” 元 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多士思登用,遗贤肯退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退藏-汉语大词典

退藏1.退归躲藏;隐匿。
●唐杜甫《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宋司马光《祭雷道矩文》:“虏气方沮,敛踪退藏。”
●鲁迅《彷徨·伤逝》:“死的寂静有时也自己战栗,自己退藏。”
参见“退藏于密”。
2.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唐白居易《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投和兼伸别情》诗:“我自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宋苏舜钦《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于时既无益,自合早退藏。”
●元耶律楚材《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多士思登用,遗贤肯退藏。”

退藏于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退藏於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tuì cáng

1、[隐退]yǐn tuì

1.一个人退出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走向个人生活圈子的倾向,它通常产生于对复杂的社会活动感到无意义或对它缺乏理解之时。 2.隐没;逐渐消失。 3.退出政治生活,隐居起来;退隐;引退。

2、[隐匿]yǐn nì

1.隐瞒:~真情。~不报。 2.隐藏;躲起来:~财物。~国外。

反义词

tuì cáng

1、[现身]xiàn shēn

词语解释现身ㄒㄧㄢˋ ㄕㄣ露面、出现。如:「她一现身,引起在场观众一阵骚动。」佛教用语。指佛、菩萨以化身显现。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