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

读音

duǒ bì

同音字

拼音为duǒ的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duo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基础解释

1.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这几天他好像有意~我。 2.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风雨。不应该~困难。

详细解释

  1. 避开;回避。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登时闹得臭气薰天,大家躲避不及。” 毛泽东 《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不躲避责任。”

  2. 躲藏。

    《水浒传》第三二回:“这店主人吃了这一掌,打得麻了,动弹不得,自入屋后去躲避了。”《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正月十八日, 铁溪 里的神道出现,满城人家,家家都要关门躲避。”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躲避-中華語文大辭典

躲避躲避ㄉㄨㄛˇ ㄅ丨ˋduǒbì閃躲回避;有意離開或隱蔽起來。[例]~刑罰∣~債主∣藏到山洞裡~起來。

躲避-汉语同近反辨

[近义] 躲藏 逃避
[反义] 暴露
-[躲避] 躲开不愿意接触的事物,中性词。例:由于来不及~,他被直冲过来的车撞伤了。
-[躲藏] 把身体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例:他被公安人员追捕,~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
-[逃避] 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贬义词。例:二郎神听到棒头风响,来不及~,便挨了重重的一棒。
-[暴露] 使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等显露、表现出来。例:时间一长,他的缺点~无遗。
[说明] “躲避”用的范围比“躲藏”广,“躲避”后可跟名词,如:躲避困难,而“躲藏”却不可以。“躲避”的目的是为了避开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而“逃避”主要指由于害怕某事或法律制裁而逃开。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duǒ bì

1、她为了躲避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唐突地敲开了一家农户的门。

2、我为了躲避横飞的雪球,笑着平卧在雪里,又打了个滚儿,身上就披了一件“雪衣”。

3、解铃还需系铃人,躲避责任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它只导致一个失败的人生。

4、一时躲避不及,小芳被泼了一身污水。

5、生活中能让人躲避的地方,大多是阴暗的角落。

6、我们不必屠杀飞龙,只需躲避它们就可以做得很好。

7、应该时刻躲避那些走熟了的路,去寻找一条新路。

8、碰到挑战的时候,躲避没有好结果。

9、躲避了自然界的风雨,可是还有人生的雨呢!

10、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11、过往船只纷纷停泊在港口以期躲避即将来临的台风。

12、为了躲避天敌的追击,壁虎会自己断掉尾巴。

13、兔子迅速奔回窝里,躲避鹰的抓捕。

14、为躲避台风,至少有800个家庭被迫转移。

15、她是足智多谋的,用旧包装箱搭成躲避处。

16、地震后又一次余震,灾民们惊恐万状,纷纷躲避。

17、这几天他好像有意躲避我。

18、这次的躲避球赛,隔壁班被我们班打得落花流水。

19、我有幸躲避了一场传染病的灾难。

20、为了躲避敌人的空袭,部队昼伏夜行,赶往前线。

21、为了躲避警方追捕,他急忙趁着黑夜往山区逃之夭夭。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duǒ bì

1、[躲藏]duǒ cáng

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他~在门后。

2、[规避]guī bì

设法避开;躲避:临场~。~实质性问题。

3、[潜藏]qián cáng

隐藏:~在心里的痛苦。把~的坏人清除出去。

4、[遁入]dùn rù

藏入。

5、[闪避]shǎn bì

迅速侧转身子向旁边躲避:~不及。

6、[逃匿]táo nì

逃跑并躲藏起来。匿(nì)。

7、[躲开]duǒ kāi

1.离开与己不利的事。 2.使离去。

8、[遁藏]dùn cáng

逃避隐藏。

9、[隐藏]yǐn cáng

藏起来不让发现:~在丛林中。

10、[逃避]táo bì

躲开不愿意接触或不敢接触的事物:~现实。~责任。

11、[回避]huí bì

1.让开,避开。 2.为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法律规定与案件有一定利害关系和其他关系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参与本案审理的诉讼制度。此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12、[隐匿]yǐn nì

1.隐瞒:~真情。~不报。 2.隐藏;躲起来:~财物。~国外。

反义词

duǒ bì

1、[露面]lòu miàn

出现在一定的场合(多指人出来交际应酬):公开~。

2、[正视]zhèng shì

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不躲避,不敷衍:~现实。~自己的缺点。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