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发誓。
死:(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
不渝:不改变。
誓死不渝
【拼音】:shì sǐ bù yú
解释
立誓至死不变。
出处
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陈力之志,誓死不渝。”
示例
近义词
誓死不贰、忠贞不渝
反义词
朝秦暮楚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至死也不变心
誓死不渝(I)立誓至死不变。
●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陈力之志,誓死不渝。”
誓死不渝(II)立誓至死不变。
●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陈力之志,誓死不渝。”
宋-魏了翁--《鹤山文集·三九·彭节斋记》:惟某郡彭君挺然于虐焰之中 …… 守节抗叛,誓死不渝。
宋-袁说友--《再乞补外状》:臣敢不益厉疲驽,尽力民事,糜捐报国,誓死不渝。
宋-魏了翁--《鹤山文集·三九·彭节斋记》:惟某郡彭君挺然于虐焰之中 …… 守节抗叛,誓死不渝。
宋-袁说友--《再乞补外状》:臣敢不益厉疲驽,尽力民事,糜捐报国,誓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