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和脸色。
《无量寿经》卷下:“言色常和,莫相违戾。”《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言色惨沮,吁嘆不已。” 明 黄淳耀 《自监录一》:“吾尝众中察人,有以言色説人者,未尝不心鄙之,切勿自蹈此失。”
言色言语和脸色。
●《无量寿经》卷下:“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唐谷神子《博异志·张不疑》:“言色惨沮,吁叹不已。”
●明黄淳耀《自监录一》:“吾尝众中察人,有以言色说人者,未尝不心鄙之,切勿自蹈此失。”
形于言色
【拼音】:xíng yú yán sè
解释
指内心活动表露在脸上和言辞之中。
出处
《晋书·何无忌传》:“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
示例
《魏书·任城王传》:“每怀郁怏,~,遂纵酒欢娱,不亲政事。”
近义词
形于辞色、形于颜色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