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崽

读音

xī zǎi

同音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zǎi的字 拼音为xi的字 拼音为zai的字

基础解释

旧称欧美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开设的洋行、饭店中的男服务员(含轻蔑意)。

详细解释

  1. 亦作“ 西仔 ”。旧时指在洋行或西式餐馆等行业中服杂役的 中国 人。限于男性,带有鄙视的意思。

    《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西崽跑了上来,又送上菜单点菜。” 清 陈天华 《警世钟》:“站街的 印度 巡捕,好比阎罗殿前的夜叉;洋行的通事、西仔,好比判官下的小鬼,叫人通身不冷,也要毛髮直竪。” 沙汀 《航线》:“西崽掌着大洋盘,从冰箱边转过来。”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西崽-中華語文大辭典

西崽西崽ㄒ丨 ㄗㄞˇxīzǎi舊指外國企業或外國人雇佣的中國男僕。

西崽-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西崽ㄒㄧ ㄗㄞˇxī zǎi僕役僕役在外國人家裡或店裡幫傭的中國人。《文明小史.第一八回》:「幸虧樓梯口有個西崽,人尚和氣,問他那一號,他才說得製造局三個字,那個西崽便說四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四回》:「承他的情,薦在本行做做西崽,賺得幾塊錢。」也稱為「細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xī zǎi

1、[佣人]yōng rén

受雇用的人;仆役。

2、[仆役]pú yì

仆人。

3、[仆人]pú rén

指被雇到家庭中做杂事、供役使的人。

反义词

xī zǎi

1、[家丁]jiā dīng

旧时大地主或官僚家里雇来保护自己并供差使的仆役。

2、[厮役]sī yì

旧称干杂事劳役的奴隶。后泛指受人驱使的奴仆。《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廝役扈养死者数百人。”何休 注:“艾草为防者曰廝;汲水浆者曰役。”《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其宾客廝役,莫非天下俊桀。”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宪问篇一》:“唯皆不然,遇昬乱则为持禄之 魏徵,遇安寧则为附势之 刘琨,斯则虽具官修职,而与廝役同矣。”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