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捧心

读音

xī zǐ pěng xīn

同音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zǐ的字 拼音为pěng的字 拼音为xīn的字 拼音为xi的字 拼音为zi的字 拼音为peng的字 拼音为xin的字

基础解释

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详细解释

  • 【解释】: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 【出自】:《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 【示例】:~,孙寿折腰。
    ◎五代·李瀚《蒙求》诗

按字解释

西子:人名。春秋时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后来把西施当作美女的代称。也叫西子。

捧:两手托着。

心: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

词典解释

西子捧心-中華語文大辭典

西子捧心西子捧心ㄒ丨 ㄗˇ ㄆㄥˇ ㄒ丨ㄣxīzǐ-pěnɡxīn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患心痛病而時常捧胸皺眉,卻更增美態。後用「西子捧心」比喻別具風姿或病困愁苦之態。也作「西施捧心」。[例]~,孫壽折腰│~,益增其美。

西子捧心-中华成语大词典

西子捧心
【拼音】:xī zǐ pěng xīn
解释
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示例
~,孙寿折腰。 ★五代·李瀚《蒙求》诗
近义词
西施捧心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身材苗条,唇红齿白,十分漂亮,由于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常用手捧心口皱眉头,看起来十分妩媚动人。邻居丑女东施见了也学她那样做,人们见了,觉得东施更加丑陋难看,纷纷避开她

出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引证

清-贺裳-清诗话续编-《载酒园诗话又编·盛唐·杜甫》:杜诗惟七言古终始多奇…虽大家纵笔成趣,无所不可,如西子捧心,更益其。

唐-李瀚--《蒙求》:西子捧心,孙寿折腰。

现代-欧阳山-五六-《苦斗》:心气痛的美人儿更好看! 从前西子捧心,不是传为千古佳话么?

现代-佚名--《人民日报》:如艳丽的云髻蓬松粉薄施,看来西子捧心时。

汉-赵壹--《非草书》: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有相若耶?昔西施病心,捧胸而颦,众愚效之,只增其丑。

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五·跋东坡水陆赞》:或云东坡作戈多成病笔………此又见其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施捧心而塑,虽其病处,乃自成妍。

故事

清-贺裳-清诗话续编-《载酒园诗话又编·盛唐·杜甫》:杜诗惟七言古终始多奇…虽大家纵笔成趣,无所不可,如西子捧心,更益其。

唐-李瀚--《蒙求》:西子捧心,孙寿折腰。

现代-欧阳山-五六-《苦斗》:心气痛的美人儿更好看! 从前西子捧心,不是传为千古佳话么?

现代-佚名--《人民日报》:如艳丽的云髻蓬松粉薄施,看来西子捧心时。

汉-赵壹--《非草书》: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有相若耶?昔西施病心,捧胸而颦,众愚效之,只增其丑。

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五·跋东坡水陆赞》:或云东坡作戈多成病笔………此又见其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施捧心而塑,虽其病处,乃自成妍。

造句

xī zǐ pěng xīn

1、西子捧心,孙寿折腰。 ◎五代·李瀚《蒙求》诗

组词

近义词

xī zǐ pěng xīn

1、[西施捧心]xī shī pěng xīn

同“ 西子捧心 ”。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僕讀至此,始悟 莊子 之言曰: 西施 捧心而嚬,鄰人效之,人皆棄而走,且美人之容,或笑或嚬,無不佳者,如 屈子 以笑爲宜,而 莊子 以嚬爲美也。”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