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喉

读音

jīn hóu

同音字

拼音为jīn的字 拼音为hóu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 拼音为hou的字

基础解释

衣领和咽侯。比喻要害之地。

详细解释

  1. 衣领和咽侯。比喻要害之地。

    南朝 梁 刘孝绰 《三日侍安成王曲水宴》诗:“躡跨兼流采,襟喉邇封甸。”《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那 扬州 , 隋 时谓之 江都 ,是 江 淮 要衝,南北襟喉之地,往来檣艣如麻。”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苜蓿烽》:“ 胡芦河 上狭下广,洄波甚急,不可渡,上置 玉门关 ,即西域之襟喉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襟喉-辞源3

【襟喉】衣襟與咽喉。比喻要害之地。初學記四 南朝 梁 劉孝綽 三日侍安成王曲水宴詩:“跨躡兼流采,襟喉邇封甸。”宋文鑑一三一 李格非 書洛陽名園記後:“洛陽處天下之中,挾 殽 黽之阻,當 秦 隴之襟喉而 趙 魏之走集。”

襟喉-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襟喉喉衿
【出典】 《新唐书》卷一五四《李晟传》:“当先变制备,请假裨佐赵光铣、唐良臣、张彧为洋、利、剑三州刺史,各勒兵以通蜀汉衿喉。”
【释义】 襟喉,即衿喉,指要害之地。
【例句】 ①汉家经略中原,上游眷此喉衿地。(袁去华《水龙吟·次韵呈吕帅张漕》1495)这里说吕帅镇守的乃是冲要之地。②吴蜀会,襟喉处;据胜势,开天府。(丘崈《满江红·渚宫怀古即事,用二干韵》1740)这是说楚甸为吴蜀之间的要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