裋褐

读音

shù hè

同音字

拼音为shù的字 拼音为hè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 拼音为he的字

基础解释

粗陋的短衣。

详细解释

  1. 粗陋布衣。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

    《列子·力命》:“朕衣则裋褐,食则粢糲,居则蓬室,出则徒行。” 杨伯峻 集释:“ 许慎 注《淮南子》云: 楚 人谓袍为裋。《説文》云:粗衣也。又敝布襦也。又云:襜褕短者曰裋褕。有作短褐者,误。《荀子》作‘竖褐’。 杨倞 注云:‘僮竖之褐’,於义亦曲。” 汉 贾谊 《过秦论中》:“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 唐 韩愈 《马厌穀》诗:“土被文绣兮,士无裋褐。”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八》:“如冠服之度,求其行礼乐可也。 夏 之毋追, 殷 之章甫, 周 之委貌,其不同者也。而民之裋褐何必同。”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裋褐-辞源3

【裋褐】短而粗陋的衣服。史記 秦始皇紀 論引 賈誼:“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穅。”集解引 徐廣:“一作‘短’,小襦也,音豎。”索隱:“謂褐布豎裁,爲勞役之衣,短而且狹,故謂之短褐,亦曰豎褐。”漢書七二 貢禹傳上書:“家貲不滿萬錢,妻子穅豆不贍,裋褐不完。”注:“裋者,謂僮豎所著布長襦也。褐,毛布之衣也。”

裋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裋褐ㄕㄨˋ ㄏㄜˊshù hé粗布做成的短衣。漢.賈誼〈過秦論〉:「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糠。」《漢書.卷七二.貢禹傳》:「妻子穅豆不贍,裋褐不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