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妇女的上等长袍。
汉 王褒 《九怀·尊嘉》:“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汉书·元后传》“又独衣絳缘诸于” 唐 颜师古 注:“诸于,大掖衣,即袿衣之类也。”《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舞伎正冬著袿衣,不得庄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次日,早往,则女先在,袿衣鲜明,大非前状。”
【袿衣】也作“圭衣”。漢 魏時由深衣演變而來之女服,下襬邊緣形狀似玉圭。後漢書 光武紀上“諸于繡镼”唐 李賢 注引 前書音義:“諸于,大掖衣也。如婦人之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