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牍

读音

bǔ dú

同音字

拼音为bǔ的字 拼音为dú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du的字

基础解释

1.宋赵普曾荐贤于太祖,不用。屡奏,太祖碎其牍,普仍缀补破牍复奏,太祖省悟,卒用其人。事见《宋史·赵普传》。后遂用为忠贞事君的典故。 2.补为公牍。

详细解释

  1. 宋 赵普 曾荐贤于 太祖 ,不用。屡奏, 太祖 碎其牍, 普 仍缀补破牍复奏, 太祖 省悟,卒用其人。事见《宋史·赵普传》。后遂用为忠贞事君的典故。

    清 吴伟业 《寿总宪龚公芝麓》诗:“即君致身已鼎足,正色趋朝勤补牘。”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彼其潜孚默惮,有存乎折槛、补牘之先者矣。”

  2. 补为公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 鸿 闻之,不胜眥裂髮指,立命补牘公举与诸欠户对簿。”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补牍-汉语大词典

补牍1.宋赵普曾荐贤于太祖,不用。屡奏,太祖碎其牍,普仍缀补破牍复奏,太祖省悟,卒用其人。事见《宋史·赵普传》。后遂用为忠贞事君的典故。
●清吴伟业《寿总宪龚公芝麓》诗:“即君致身已鼎足,正色趋朝勤补牍。”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彼其潜孚默惮,有存乎折槛、补牍之先者矣。”
2.补为公牍。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鸿闻之,不胜眦裂发指,立命补牍公举与诸欠户对簿。”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