蜇虫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拼音名】
Zhē Chónɡ
【英文名】
Ground Beetle
【别名】
地鳖、土鳖、过街、簸箕虫、蚵蚾虫、地鳖虫、地蜱虫、地乌龟、土元、土鳖虫、臭虫母、盖子虫、土虫、节节虫、蚂蚁虎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鳖镰科动物地鳖或冀的雌虫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2.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Polyphaga Bolivar]采收和储藏:野生者在夏、秋季捕捉,人工饲养者可随时捕捉。捕到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1.雌虫长约3cm,体上下扁平,黑色而带光泽。头小,向腹面弯曲。口器咀嚼式,大颚坚硬。复眼发达,肾脏形;单眼2个。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前胸盾状,前狭后阔,盖于头上。雄虫前胸呈波状纹,有缺刻,具翅2对。2.冀地鳖,雌虫体宽卵圆形,较地鳖宽。虫体表面暗黑色,无光泽,不如地鳖光亮体背较地鳖扁。前胸背板前缘及身体周围具红褐色或黄褐色边缘。体背面有密集的小颗粒状突起,无翅。雄虫有翅,体灰黑色,除前胸背板前缘处有明显的淡色宽边外,身体其他部分无细碎斑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地下或沙土间,多见于粮仓底下或油坊阴湿处。2.多生活于厨房、灶脚及阴湿处。资源分布:1.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2.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南等地。
【栽培】
生活习性,地鳖为陆生性昆虫。怕光,昼伏夜出。性喜温暖湿润,适宜生活于室内、外阴湿的松土中。每年4-11月为生命活动附段,在夏、秋季气温高、温度大的情况下繁殖力最强。有冬眠习性,每年气温低于12℃时,入土冬眠。在食性方面,属于杂食性昆虫。为不完全变态昆虫, 一生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一个世代需2-4年。养殖技术,首先建立单层或立体多层饲养池,一般面积为1-2m2,池中填以砂土、粘土或壤土,以含腐殖质较多并经冬季冻酥的菜园土最佳,所取土要经过曝晒消毒,过筛,土粒大小似米粒或绿豆粒,土内加入三成砻糠灰或细煤土。人工养殖可从卵鞘开始,也可从若虫、成虫期开始,但以卵鞘开始为有利。产卵期(每年5-11月)每隔7天取表土3cm过筛,取出卵鞘即可进行人口孵化。饲养管理,大小地鳖必有舂池饲养,以避免大小争食,相互残杀。池内土壤保持湿度相宜,含水量达20%,相对湿度达70%-75%以上,池土过干,可用喷水或多喂青饲粒来调节湿度。春季转暖时开始喂食糠皮、麦麸、豆饼等,高温季节可喂些菜叶和各种瓜菜,一般2天喂食1次。冬眠期不必喂食。病害防治,注意防蛇、老鼠、蛤蟆、鸡、鸭、猫、蚂蚁等进入饲养池。螨也是土鳖的天敌,常寄生于虫体胸腹部及腿茎节的薄膜处。防治方法:更换池土,池内不宜过湿,用油条、面鱼、肉骨头等白天放于池内诱螨,每2h取出处理之,白天用火将表土及池壁迅速燎烧杀螨。
【性状】
性状鉴别(1)地鳖,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以完整、油润光泽、无泥者为佳。(2)冀地鳖,呈长椭圆形,长2.2-3.7cm,宽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显微鉴别(1)地鳖,①体壁碎片呈棕黄色及半透明状的纤维组织碎片。在胸背板碎片上有突起状的毛窝散在,毛窝直径16-28μm,密度为每1mm2有120-200个。多数毛窝上着生生着短粗壮刚毛,棕黄色,长90-190μm。基部直径12-30μm,壁较厚3-4μm。胸背板内表面(附有内皮)上,可见毛窝如前,只是略小。附有内皮部分可见密集的细刚毛着生,颜色较浅,长300-400μm,基部直径10-21μm。②横纹肌纤维呈淡黄色或无色半透明状,散在或并列在一起,多折断,壁有波纹状增厚。此外,偶见气管壁碎片。(2)冀地鳖,①黄棕色壁碎片上布满红棕色盘状突出,直径40μm左右,密度为每1mm2有90-120个。②刚毛形态不一,有短粗壮红棕色刚毛,长25-60μm ,基部直径10-20μm,稍密,壁较厚的棕色刚毛,长150-300μm,基部直径10-20μm ,稍密,也有细长半透明状刚毛,长短不一,长200-600μm,基部直径15-10μm。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和氨基酸。挥发油总量22.19%,主为萘,另含各种脂肪醛和芳香醛,占24.95%。还含有二氯苯和二甲基二硫醚等其它中药少见的成分。氨基酸总含量约40%,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0%以上。另含β-谷甾醇。又从中分得二十八烷醇、十八烷基甘油醚、尿囊素、尿嘧啶;胆甾醇、棕榈酸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
【药理作用】
1.土鳖虫总生物碱对动物耐缺氧的影响:土鳖虫总生物碱提取液(TAEsI)、土鳖虫浸膏(EE),溶剂均为0.3%吐温,0.2%西黄胶,浓度为1%,土鳖虫总生物碱水提液(TAESⅡ),浓度为2.5%,pH=6,心得安,硫酸异丙肾上腺素等。1.1.TAEsI及EE对夹闭小鼠气管心电消失时间的影响:取体重18.5±l.70(x±SD)小鼠44只,雌雄兼有,随机分4组,溶剂对照组(0.3%吐温和0.2%西黄胶混合液)TAESI(200mg/kg),EE(200mg/kg),心得安(10mg/kg)为阳性对照,均腹腔注射给药,药后30分钟,用乌拉坦(1.2g/kg)腹腔注射麻醉,分离气管,用动脉夹夹闭后,立即观察心电(Ⅱ导联)、消失时间。结果表明TAEsI和心得安均能延长夹闭小鼠气管后心电消失时间。1.2.TAEsⅡ对缺氧小鼠心电的影响:按40.9mg/kg剂量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生理盐水对照,药后30分钟麻醉,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用线结扎后,观察心电(Ⅱ导联)消失时间,并观察呼吸停止时间,结果表明,TAEsⅡ的心电消失时间16.28±3.64分钟比对照11.48±2.71分钟明显延长(P<0.05),对呼吸停止时间无明显延长(P<0.05)。1.3.TAEsⅡ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TAEsⅡ27.3mg/kg和13.6mg/kg 腹腔注射给药,无明显影响。1.4. TAEsⅡ对小鼠耐缺氧的影响:用TAEsⅡ 27.3、40.9mg 腹腔注射可对给于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小鼠耗氧量,加速动物死亡时,延长存活时间(剂量409mg/kg)。1.5.TAEsⅡ对垂体后叶素引起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大鼠30只,体重180.50±5.30(±SD),雌雄兼有,分实验和对照2组,腹腔注射给药后30分钟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0.5μ/kg(15秒注完),观察15分钟内心电图变化,如出现T波升高0.1毫伏以上,ST段抬高或T波降低0.05毫伏以上、双向、倒置,其中任一项指标者,均认为是急性心肌缺血。TAES Ⅱ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引起的大鼠ST-T的变化。2.土鳖虫(EupolyagaSinensis)水提物对大鼠抗凝血的影响:土鳖虫水提液(相当2g/ml生药),二磷酸腺苷(ADP,sigma产),3.8%枸橼酸钠溶液。SD大鼠,体重274.5±55.8g,雌雄不分,土瞥虫水提液1.08g/(kg/天)为大剂量组,0.54g/(kg/天)为常用量组,对照组给同体积水。连续7天灌胃,末次给药后4小时麻醉,腹主动脉取血。观察大鼠出血性坏死病灶有显着抑制作用。应用优球蛋白(Euglobulin)溶解时间法对纤溶系的作用进行试验,甲醇提取物对纤溶系具有活化作用。7.土鳖虫总生物碱对家兔心泵功能的影响:土鳖虫总生物碱 静脉注射 5mg/kg、10mg/kg、15mg/kg、20mg/kg使家兔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dp/dtmax、心率(HR)均在给药后3-10分钟明显下降,RAP升高,而且随剂量的增大作用增强,持续15分钟以上,30分钟后渐渐恢复。对dp/dt- max的影响亦随剂量增大而降低愈大。总生物碱20mg/kg可使LVSP下降31.75±18.75%(n=5,P<0.05),使LCEDP下降32.9±17.1%(n=5,p<0.05)。其降压作用不受去甲肾上腺素(0.4mg/kg)、异丙肾上腺素(0.4mg/kg)、心得安(0.5mg/kg)、酚妥拉明(2.5mg/kg)的影响,作用与α、β受体无关。总生物碱对家兔心脏的负性作用表现在LVP、LVdp/dtmax、HR显着降低,RAP升高,S-T段明显缺血改变。随剂量增加,上述指标的影响同步加强,尤其对 LVdp/dtmax和S-I段的影响增大。大剂量时,P-R间期延长,房室传导减慢。
【毒性】
小鼠40只单次给于土鳖虫总生物碱水提液(TAEsⅡ )后,观察72小时,按寇氏法求得腹腔注射给药的半数致死量为 136.45±7.98mg/kg(P=0.95)。给药后,先表现抖动,进而跳跃、震颤、竖耳,多在10-20分钟死亡。
【鉴别】
薄层层析:取本品粉1g 加甲醇20ml,冷浸过夜,液浓缩至5ml供点样;另以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为对照品,在同一硅胶G板上,分别点样,用正丁醇-95%乙醇-醋酸-水(4:1:1:2)展开,0.3%茚三酮正丁醇液喷雾,105℃干燥分钟,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溶液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另以β-谷醇为对照品,用氯仿-甲醇(9.5:0.5)展开,2%磷钼酸显色,105℃加热10分钟,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液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炮制】
1.蜇虫《金匮要略》:“去足。”《圣济总录》:“炒焦。”现行,取净蜇虫,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焦,取出放凉。3. 酒蜇虫《医宗说约》“用酒浸化,晒干。”《得酸本草》“或炒或酒碎死用。”现行,取净蜇虫用适量酒洗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微干,去头、足。4.酥制蜇虫,取酥油置锅内,用文火加热 化开,倒入净蜇虫拌匀,炒至黄色时,了预见摊凉。每蜇虫100kg,用酥油5kg。
【性味】
味咸;性寒;小毒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主血瘀经闭,症瘕积块;跌打瘀肿;筋骨骨折;木舌重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浸酒饮;研末,1-1.5g。外用:适量,煎汤含漱、研末撒或鲜品捣敷。
【注意】
年老体弱及月经期者慎服,孕妇禁服。
【附方】
①治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钦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器黑。缓中补虚:大黄—卜分(蒸),黄苹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虹虫一升,水烃百枚,脐赠一升,庭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钦服五丸,日三服。(《金医要略》大黄圈虫丸)②治产妇瘰疬: 鲜地鳖虫、陈瓦花(在屋上隔年者佳,瓦上煅存性)。 同捣烂。用膏药贴上,未溃即消,已溃即敛。〔《中医杂志》(21):6,1926]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硫》:庭虫,治跌扑损伤,续筋骨有奇效。乃足顾阴经药也。夫血看,身中之真阴也,灌溉百骸,局流经络者也。血若凝滞,则经络不通,阴阳之用互乖,而寒热洗洗生焉。咸寒能人血软坚,故主心腹血积,题瘕血闭诸证。血和而营卫通畅,寒热自除,经脉调匀,月事时至而令妇人生子也。又治疟母为必用之药。2.《长沙药解》:庭虫善化疯血,最补损伤,《金医》鳖甲煎丸用之治病疟日久,结为额瘸;大黄磕虫丸用之治水肿,败毒。10.《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消肿,吹喉症。
【摘录】
《中华本草》
蜇虫昭苏
【出典】《礼记·乐记》:“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訢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草木茂,区萌达,羽翼奋,角觡生,蛰虫昭苏,羽者妪伏,……则乐之道归焉耳。”唐·孔颖达疏:“昭,晓也。苏,息也。言蛰伏之虫皆得昭晓苏息也。”
【释义】 《礼记》有“蛰虫昭苏”之句,描述冬眠之虫纷纷苏醒。
【例句】 为君使无私之光及万物,蛰虫昭苏萌草出。(白居易《鸦九剑》4710)这里合用《礼记·乐记》及《月令》语意,以虫苏草萌比喻困苦中的人民得到解救。参见“萌草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