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虵矛”。古兵器名。矛之长者。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犀甲 吴 兵鬭弓弩,蛇矛 燕 戟驰锋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陈安 刀矛并发,十伤五六,一时目为壮士,而 平先 搏战,三交,夺其虵矛,悬头涧曲,易若探囊。” 鲁迅 《呐喊·风波》:“他两手同时捏起拳头,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向 八一嫂 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蛇矛ㄕㄜˊ ㄇㄠˊshémáo古兵器名。在長桿的一端,裝有彎曲如蛇形的金屬矛頭,刺殺時如蛇吐信,故稱。
蛇矛-辞源3【蛇矛】古代兵器。蛇俗作“虵”。唐 張説 張燕公集十七 右羽林大將軍王公神道碑:“龍劍摧百勝之鋒,虵矛得萬人之敵。”參見“丈八蛇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