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

读音

méng gǔ

同音字

拼音为méng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meng的字 拼音为gu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蒙古-辞源3

【蒙₂古】㊀地名。東至 兀良哈,西界 新疆,北逾沙漠。舊時大别爲 内蒙古 外蒙古 額魯特蒙古三部。周曰 玁狁,爲 東胡 匈奴 韃靼 鮮卑 突厥 回紇 女真等更迭盛衰的地區。南宋時 蒙古建國於此,始稱其地爲 蒙古。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四五 蒙古。㊁民族名。正史中始見於 舊唐書一九九下 北狄傳,室韋的别種 蒙兀室韋,新唐書二一九 北狄傳作“蒙瓦”。世居 克魯倫河發源地 不兒罕山(卽今 肯特山)附近,過遊牧生活,後屬 遼 金。公元1140年,酋長 合不勒奪 金克魯河以北地,號 大蒙古國,始以 蒙古爲其族的稱號。按蒙古、蒙兀,其義爲銀,與 女真之稱 金者相對。合不勒後,諸部分立。至 鐵木真統一 蒙古各部,號 成吉思汗,是爲 元太祖。以後數世,窩闊台(太宗)、蒙哥(憲宗)、忽必烈(世祖),建都於 燕京。㊂姓。金史 宣宗紀中有 蒙古綱。

蒙古羚-中華語文大辭典

蒙古羚蒙古羚ㄇㄥˊ ㄍㄨˇ ㄌ丨ㄥˊménɡɡǔlínɡㄇㄥˇ ㄍㄨˇ ㄌ丨ㄥˊměnɡɡǔlínɡ哺乳動物名。體長可達1.3公尺的中型羚羊。角短,頸細長,四肢細,毛淡棕色,有光澤。臀部有心形的白斑。善奔、善泳,棲息於草原、荒漠草原,啃食草和灌木為生。原生於中亞、蒙古、西伯利亞和華北。也作「黃羊」。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