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倛

读音

méng qī

同音字

拼音为méng的字 拼音为qī的字 拼音为meng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基础解释

亦作“蒙箕”。古时腊月驱逐疫鬼或出丧时所用之神像。脸方而丑,发多而乱,形凶恶。

详细解释

  1. 亦作“ 蒙箕 ”。古时腊月驱逐疫鬼或出丧时所用之神像。脸方而丑,发多而乱,形凶恶。

    《荀子·非相》:“ 仲尼 之状,面如蒙倛。” 杨倞 注:“倛,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倛…… 韩侍郎 云:‘四目为方相,两目为倛。’”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咎繇 面如蒙箕。” 唐 韩愈 《杂说》之三:“其貌有若蒙倛者。”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蒙倛-汉语大词典

蒙倛亦作“蒙箕”。
古时腊月驱逐疫鬼或出丧时所用之神像。脸方而丑,发多而乱,形凶恶。
●《荀子·非相》:“仲尼之状,面如蒙倛。”
杨倞注:“倛,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倛……韩侍郎云:‘四目为方相,两目为倛。’”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咎繇面如蒙箕。”
●唐韩愈《杂说》之三:“其貌有若蒙倛者。”

蒙倛-辞源3

【蒙倛】古人設以驅疫的神像面具。四眼者爲方相,兩眼者爲蒙倛。儺祭、送葬都用蒙倛。荀子 非相:“仲尼之狀,面如蒙倛。”注:“倛,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倛。”參見“方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