苤蓝

读音

piě lan

同音字

拼音为piě的字 拼音为lán的字 拼音为pie的字 拼音为lan的字

基础解释

1.甘蓝的一种,叶子卵形或长圆形,有长柄,花黄白色。茎部发达,扁圆形,肉质,是常见蔬菜。 2.这种植物的茎。‖也叫球茎甘蓝。

详细解释

  1. 又名擘蓝、珠茎甘蓝。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叶有长柄,茎扁球形,球茎可作蔬菜。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苤蓝-中華語文大辭典

苤藍

苤蓝-

苤蓝
【出处】
《滇南本草》
【拼音名】
Piě Lán
【别名】
芥蓝、擘蓝(《农政全书》),茄连、撇蓝(《延绥镇志》),玉蔓青(《山西通志》)。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的球状茎。4~7月播种者,夏、秋采;9月播种者,冬、春采。
【原形态】
二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茎短,离地面2~4厘米处,开始膨大而成为一坚硬的、长椭圆形、球形或扁球形、具叶的肉质球茎,直径5~10厘米,或过之;外皮通常淡绿色,亦有绿色或紫色者,内部的肉白色。叶长20~40厘米,其中有1/2~1/3为叶柄;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光滑,被有白粉,边缘有明显的齿或缺刻,近基部通常有1~2裂片;花茎上的叶似茎叶而较小,叶柄柔弱。花黄白色;排列成长的总状花序;萼片4,狭而直立;花瓣4,展开如十字形;雄蕊4强;雌蕊1,子房上位,柱头头状。角果长圆柱形,喙常很短,且于基部膨大。种子小,球形,径1~2毫米,有极小的窝点。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北方较为普遍。
【化学成份】
苤蓝每市斤(市品)含蛋白质5.9克,糖11克,粗纤维4.1克,灰分3.3克;钙81毫克,磷122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微量,硫胺素0.19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1.5毫克,维生素C-152毫克。
【性味】
甘辛,凉。①《滇南本草》:味辛涩。②《本草求原》:甘辛,冷,无毒。
【功能主治】
治小便淋浊,大便下血,肿毒,脑漏。①《中风不语。皮能止渴淋。②《纲目拾遗》:解煤毒。③《本草求原》:宽胸,解酒。④《四川中药志》:利水消肿,和脾。治热毒风肿;外用涂肿毒。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生食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捣敷、研末吹鼻。
【注意】
《本草求原》:耗气损血,病后及患疮忌之。
【附方】
治阴囊肿大如斗:苤蓝、商陆,切片捣绒外敷。(《四川中药志》)
【摘录】
《*辞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