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

读音

jié zòu

同音字

拼音为jié的字 拼音为zòu的字 拼音为jie的字 拼音为zou的字

基础解释

1.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明快。 2.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生活~加快。工作要有~地进行。

详细解释

  1. 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礼记·乐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唐 裴铏 《传奇·元柳二公》:“有仙娥数辈,奏笙簧簫笛,旁列鸞凤之歌舞,雅合节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坎坎鼓我》:“‘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 张长 《空谷兰》:“随着歌声的节奏,她们轻轻摇晃着身子,那么舒畅。”

  2. 喻指均匀有规律的进程。

    茅盾 《野蔷薇·一个女性》:“她觉得大自然的流转就是她自己的命运的节奏。” 冯雪峰 《关于主题》:“这剧本是有情节上的连贯性的,但在摄制时必须更着重思想情绪的发展与节奏。”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我跨上列车,心情是异乎寻常的,仿佛这紧张生动的生活节奏,将我全身的螺丝也拧紧了。”

  3. 礼节制度。指有关礼仪的各种规定。

    《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审节奏,砥礪百姓,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劲矣。”《荀子·富国》:“必将脩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然后节奏齐於朝,百事齐於官,众庶齐於下。” 杨倞 注:“节奏,礼之节文也,谓上下皆有礼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节奏-中華語文大辭典

節奏

节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節奏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jié zòu

1、嘴巴一会儿鼓,一会儿瘪,有节奏地吹着气。

2、微风吹来,鸭绿江面上便泛起朵朵浪花,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好像一支乐曲,悦耳动听。

3、春天像种子破土而出的拱动的力,树木拔节的喧响的节奏。

4、风迈着轻盈的脚步翩翩起舞而来,柳树也合着风的节奏缓缓的摇曳着自己的飘飘长发。

5、人生像一首诗,它有自己的韵律和节奏,也有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

6、朋友是疲惫日子里的一把摇椅,温柔地为你摇曳入眠的节奏。

7、风卷着沙,不时打在窗棂上,发出“沙啦啦、沙啦啦”有节奏的响声。

8、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

9、这首曲子节奏十分明快,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10、伴随着台上的歌声,台下的同学们也有节奏地鼓起掌来。

11、都市生活节奏过快,很难找到悠游自在的心境了。

12、那位教授说话的语调抑扬顿挫,很有节奏。

13、这支歌节奏比较明快。

14、这篇文章的节奏自然顺畅,有如行云流水。

15、故事的发展很有节奏,先缓后急,最后却急转直下,越来越快。

16、这支舞曲的节奏十分欢快。

17、我喜欢看婀娜多姿的芭蕾舞,也喜欢看节奏欢快的迪斯科。

18、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有节奏,最好是一张一弛。

19、学习和工作应该有节奏,一张一弛,有劳有逸,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20、这首曲子的节奏有点儿缓慢。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jié zòu

1、[节拍]jié pāi

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如2/4、3/4、4/4、3/8、6/8等。

2、[节律]jié lǜ

1.某些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 2.诗词等的节奏和韵律。

反义词

jié zòu

1、[霍乱]huò luàn

1.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霍乱弧菌。症状是腹泻,呕吐,大便很稀,像米泔水,四肢痉挛冰冷,休克。患者因脱水而眼窝凹陷,手指、脚趾干瘪。 2.中医泛指有剧烈吐泻、腹痛等症状的胃肠疾患。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