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相互。
鱼肉:当作鱼、肉来宰割,比喻欺凌、残害。
[同]自相残杀
自相残害
自相鱼肉
【拼音】:zì xiāng yú ròu
解释
鱼肉: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出处
晋·殷仲堪《奏请巴西等三郡不戍汉中》:“关中余烬,自相鱼肉。”《晋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授之与我。”
示例
况叔孙氏君臣~,鲁之不幸,实齐之幸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近义词
同室操戈、自相残杀、自相戕贼
反义词
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语法
作谓语、宾语;指内部战争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匈奴人刘渊见晋惠帝司马衷的八个亲王发生互相残杀,就在左贤王刘宣和将领的怂恿下,自己称帝。晋惠帝被祁弘赶到洛阳,刘宣阻止刘渊援救,认为司马父子兄弟自相鱼肉,可以乘机消灭他们,于是迁都平阳,准备进军洛阳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授之与我。
唐-房玄龄等--《晋书·孔坦传》:天罚既集,罪人斯陨,王旅未加,自相鱼肉。岂非人怨神怒,天降其灾?
宋-王鹗等--《宋史·陶穀传》:自此契丹自相鱼肉,永不乱华矣。
元-李士瞻--《与察罕平章书》:何意使辙未还,遽致自相鱼肉,暴横如此,良可慨也。
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我晋朝非在上者无道,良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犬戎乘隙,毒流中土。
明 清-冯梦龙、蔡元放-七九回-《东周列国志》:是时,晋顷公失政,六卿树党争权,自相鱼肉。
近代-蔡东藩-第七一回-《后汉演义》:操独谓天下未完,不宜自相鱼肉。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农退谓攀曰:“君所见殊误,当今岂可自相鱼肉! 俟吾北还,邃等自当迎于道左,君但观之。”
宋-薛居正、卢多逊等-二七-《旧五代史·唐庄宗纪》:(帝谓张承业曰)季父所为如此,无犹子之情,骨肉不可自相鱼肉,予当避路,则祸乱不作矣。
元-好问--《清真观记》:人情甚不美,重为风俗所移,幸乱乐祸,勇斗嗜杀,其势不自相鱼肉、举六合而墟之不止也。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授之与我。
唐-房玄龄等--《晋书·孔坦传》:天罚既集,罪人斯陨,王旅未加,自相鱼肉。岂非人怨神怒,天降其灾?
宋-王鹗等--《宋史·陶穀传》:自此契丹自相鱼肉,永不乱华矣。
元-李士瞻--《与察罕平章书》:何意使辙未还,遽致自相鱼肉,暴横如此,良可慨也。
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我晋朝非在上者无道,良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犬戎乘隙,毒流中土。
明 清-冯梦龙、蔡元放-七九回-《东周列国志》:是时,晋顷公失政,六卿树党争权,自相鱼肉。
近代-蔡东藩-第七一回-《后汉演义》:操独谓天下未完,不宜自相鱼肉。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农退谓攀曰:“君所见殊误,当今岂可自相鱼肉! 俟吾北还,邃等自当迎于道左,君但观之。”
宋-薛居正、卢多逊等-二七-《旧五代史·唐庄宗纪》:(帝谓张承业曰)季父所为如此,无犹子之情,骨肉不可自相鱼肉,予当避路,则祸乱不作矣。
元-好问--《清真观记》:人情甚不美,重为风俗所移,幸乱乐祸,勇斗嗜杀,其势不自相鱼肉、举六合而墟之不止也。
zì xiāng yú ròu
1、古有陈胜吴广起义望风响应,曹培曹植兄弟自相鱼肉,今有君闻鸡起舞,勤学苦读,不能不令我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