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负。
《吕氏春秋·本味》:“士有孤而自恃,人主奋而好独者,则名号必废熄,社稷必危殆。”《后汉书·袁绍传》:“ 麴义 自恃有功,骄纵不轨, 绍 召杀之,而并其众。”《三国志·魏志·董昭传》:“且 羽 为人彊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 宋 王銍 《默记》卷中:“又 曾子固 作中书舍人还朝,自恃前辈,轻蔑士大夫。”
依靠自己。
《商君书·画策》:“恃天下者,天下去之;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者也。”《韩非子·心度》:“故立国用民之道也,能闭外塞私而上自恃者,王可致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愿承间而自恃兮,径淫曀而道痈。” 蔡元培 《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今先言我国女子之弱点,女子因有依赖男子之性质,不求自立,故心中思虑毫无他途,惟有衣服必求鲜艷,装饰必求美丽,何也,以其无可自恃也。”
自恃自恃ㄗˋ ㄕˋzìshì1.〈書〉自以為是,驕傲自大。[例]孤傲~。2.〈書〉倚仗(自身的強勢)。[例]~才高︱~有功︱無可~。
自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自恃zìshì
书
①形过分自信而骄傲自满;自负。
②动倚仗;仗恃:~功高。
zì shì
1、他自恃才高,目空一切,从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