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符合;和谐。
《庄子·齐物论》:“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 陆德明 释文引 向秀 曰:“若两脣之相合也。”《朱子语类》卷六:“此理循环不穷,脗合无间。” 金 雷渊 《同裕之钦叔分韵得莫论二字》:“悬断漏天枢,高啸惊邻垣,脗合政相和,意到俄孤騫。”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尝见一方砚匣,工緻平整,承盖处四面脗合。”
【脗合】符合,無分别。莊子 齊物論:“爲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隷相尊。”釋文引 晉 向秀:“若兩脣之相合也。”宋史 律曆志十三 王黼言:“某星始見,某星已中,某星將入,或左或右,或遲或速,皆與天象脗合,無纖毫差。”